生活篇 第十二章 教子与育儿--爱的教育1(第 2/4 页)
生活中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亲不知道怎样合理地去爱孩子,甚至溺爱、放任、专横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种矛盾,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许多不利的因素。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
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弃与遗忘。
对孩子来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
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人才能勇敢地冒险,不怕艰苦。
怎样和孩子一块儿学习?
现在的一些家长,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养家糊口的辛苦,指责孩子泡网吧不学习,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给社会,而家长自己沉醉在无聊的应酬和消遣里,把学习丢了,缺失了再学习的能力。
学习不光是学生时代的事,也不局限于你的专业领域。
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
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快乐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希望有一个伙伴,如果家长和孩子做伙伴,孩子开心家长也会找回童年的记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的言行和爱好是在家长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点的。
和孩子一起学习,在一个书的环境里,在大自然中,你会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怎么学习?
孩子也给出了答案:和他们一起学习。
我们发现,这个调查结果令人惊异,其实,很多孩子并没有在意家长的收入,而是更看重知识的力量,这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希望。
面对这些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家长们应该幡然警醒了,在浮躁和迷失中静下心来,关上电视、撤掉麻将,在温暖的灯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把你们的爱镶上知识的金边,融入孩子纯洁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
调查发现:思维活跃、分析问题条理清楚的孩子跟他们的父母有直接关系,这些父母在谈话间明显地表现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善于动脑筋。
如何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
刘菲的儿子在幼儿园,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就是不爱说话。
但是儿子却喜欢和他的玩具奥特曼说话,她觉得这孩子怎么不和人说话,倒喜欢和玩具说话呢。
时间一长,她觉得不是很好,就去咨询心理专家,在专家的咨询下,终于找出原因。
其实她的儿子并不是不爱说话,而是每次儿子想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说妈妈很忙,要做饭,你一个人玩去吧。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会想说了。
积极关注孩子,不是仅仅关注吃饱穿暖,虽然那是疼爱,但更重要是聆听孩子的倾诉。
经常聆听孩子的倾诉,力争准确理解并表述出对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及时赞许孩子表现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许多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从而引起积极的进取愿望和信心。
生活中,父母应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阅读或亲子游戏之类的活动,活动中父母可以“助手”或“顾问”的身份,给予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