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篇 中古史 1(第 3/4 页)

    因为一度垄断了西非的黄金交易(后来被马里帝国取代),日常生活又几乎都与黄金有关,加纳帝国又被称为黄金国度。

    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

    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

    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

    7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张至北非,而加纳一直独立于伊斯兰世界之外,并进入了版图最为辽阔的时期。

    11世纪,摩洛哥地区伊斯兰化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于1062年侵略加纳,被击退;不过到了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终于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昆比是否为加纳帝国首都尚有争议),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

    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最后被马里帝国吞并。

    何谓诺曼征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亥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徳,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史称“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给英格兰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学者梅特兰甚至称:“诺曼征服是英格兰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就诺曼征服对英格兰封建制度带来的变化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诺曼征服为英格兰带来了欧陆各国所不能比拟的王权,借助它英格兰建立了最完善的封建制度;但另一方面,在诺曼征服带来强大王权的同时,这种独特的王权又在社会体系内部瓦解着英格兰的封建割据,使整个英格兰社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平衡。

    正如梅特兰所言:“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封建制度,我们会明显地发现,英格兰的封建制度不同于法兰西,13世纪的封建制度不同于12世纪。

    基于封建制度这一空泛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英格兰是封建化最完善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英格兰又可能是最低限度推行封建化的国家。

    威廉征服在为英格兰引入封建制度的同时,又在破坏着这一体系。”

    何谓“卡诺莎之行”?

    1076年末,时年26岁的亨利四世获悉教皇应德意志反对派诸侯的邀请,离开罗马北上准备前往德国。

    教皇名为调停,实际上旨在进一步挑起皇帝与反对派诸侯的矛盾,还准备另选他人来取代他的位置。

    于是,皇帝立即决定,带着他的妻子贝尔塔和两岁的儿子康拉德离开施派尔,前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期望在途中与教皇相遇。

    当然,亨利四世急于见到教皇,除了希望阻止上述双方之间的会面外,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教皇收回开除他教籍的敕令。

    已在途中的教皇,临时下榻卡诺莎城堡。

    这样,亨利四世一行也尾随来到城堡前。

    据记载,亨利四世身披麻毯,在雪地里光着双脚,完全是一副基督教忏悔者的装扮。

    而教皇则摆足了架子,从1月25日到28日,足足让皇帝在冰天雪地中等了三天三夜。

    在姗姗来迟的接见中,皇帝向教皇“悔罪”,而教皇则给了皇帝一个表示赦罪的吻,皇帝也被恢复了基督教的教籍。

    据说,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开双臂,使全身呈十字架,接受了教皇的宽恕。

    于是,“卡诺莎之行”(“gang nach canossa ”、“walk to canossa”)这一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就表示“屈辱地请求原谅、请求宽恕”的意思。

    何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1122年9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同罗马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为解决主教叙任权之争,各自派出使节在沃尔姆斯缔结宗教协议,协议规定:德意志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不再由皇帝任命,而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在德意志选举主教时,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选举中如有意见分歧,皇帝有权裁决;德国主教授任时,首先由皇帝授予以权标为象征的世俗职权;然后由罗马教皇授予以权戒和牧杖为标记的宗教权力;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等地,授予主教世俗权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权之后6个月举行,主教叙任权统归教皇掌握,皇帝不能干预。

    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关于主教叙任权之争,至此暂告中止。

    你知道《自由大宪章》的内容吗?

    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自由大宪章》文件。

    文件共63条,用拉丁文写成。

    其主要内容有: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保护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国王不得违例征收领地继承税;未经由贵族、教士和骑士组成的“王国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取消国王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利;未经同级贵族的判决,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

    此外,少数条款涉及城市,如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保护商业自由、统一度量衡等。

    《自由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定,国王若违背了《自由大宪章》,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裁定对国王使用武力。

    《自由大宪章》后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蒙古人的西征结果如何?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

    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国,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35—124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

    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

    花剌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

    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她产生错觉。

    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她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

    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邦交。

    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

    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愤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

    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

    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

    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因而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

    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伊拉克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

    在蒙古发动减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

    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真正灭亡。

    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

    后进兵中亚细亚,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三次西征。

    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

    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

    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担任西征统帅,连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

    蒙古军三次西征,征服了半个世界。

    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这四大汗国为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

    亨利三世何时取消《牛津条例》?

    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

    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了条例。

    条例规定:由15名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

    同时,由实际掌握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来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3次,讨论重大国事。

    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

    但是,当时控制政府的大贵族缺乏秉公执政的精神,导致贵族阵营发生分裂,一些贵族组成支持王权的派别。

    1262年,亨利三世正式取消该条例,导致内战的爆发,最终于1265年恢复了王权。

    何谓“阿维尼翁之囚”?

    1294年,法国国王菲利普把属于教皇的什一税权力拿在了自己手中,教皇扑尼法斯八世自然是决不答应,为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很快升级。

    教皇威胁要和王室绝交,国王则宣布禁止金钱出境。

    当教皇发布“一圣通谕”,宣布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后,法国国王则抓捕反对国王的主教,宣布没收教会财产。

    1303年4月13日,教皇宣布与法国王室绝交。

    王室干脆向教廷兴师问罪,教皇险些被杀,并为此离开了罗马。

    之后的100年里,辉煌的罗马教廷只剩下空荡荡的殿堂。

    而教皇的选举权也开始被法国王室控制。

    6年后,法国王室控制下的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

    这就是著名的“阿维尼翁之囚”事件。

    而新教皇的资格,也因此受到欧洲各国学者和教会人士的质疑。

    英法百年战争的结局如何?

    12世纪中叶,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后来,法国国王夺回部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

    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

    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

    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绘画)反法政策。

    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爆发。

    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法军战败。

    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

    1346年8月,双方在克雷西会战,英军获胜,乘机进入诺曼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着迷 剑名不奈何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顶级猎食者 都市沉浮 主角姜栀商池 入戏(娱乐圈)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是心跳说谎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穿书八零军官老公是个宠妻狂魔江念姿沈程 玫瑰之下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新婚燕尔 日夜妄想 女配没有求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