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说话体现的是一种素质(1)(第 1/4 页)
第一章:会说话体现的是一种素质(1)
时代进入21世纪,人们对口才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有没有良好的口才,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
口才在每个人的命运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口才好,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也许有些人会说:“说话有什么难,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要求”。
可是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说出水平,体现特色,则是个人素质、能力的直接体现。
这是因为,只有“会说话”,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办成、做好事情。
因此,真正的会说话是一种语言的表现艺术,“会说话”是发展人生、成就事业的根本。
能言善辩的说话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1、聪明人赞美别人,老实人奉承别人
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周围人的称赞,希望自己的真正价值被认可,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因为人任何时候都有一种被人肯定、被人赞美的强烈欲望。
人们会对肉麻的奉承、巴结感到恶心,对对方发自内心的赞扬却很渴望。
有位企业家说:“人都是活在掌声中的,当部属被上司肯定、受到奖赏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卡耐基也曾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赞美来代替责备呢?
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
因为那才能激励别人不断改进自己。”
鉴于此,我们不妨遵守“黄金原则”:“希望朋友对我们如何,我们就对他们如何”--发自内心地称赞他。
聪明人的故事:
古时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
平生有一愿,要将1000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1000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1顶了。”
有个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1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
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
长者顿时手拈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
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1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您了。”
老实人的故事:
杰克刚刚进入推销行业不久,还是一个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
一天,一位推销行业的前辈带他上门推销,希望他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尽快学到一些经验。
杰克对前辈的一言一行仔细观察,用心记忆。
一天,他发现前辈一见到约见的客户,就笑容满面地说:“我听说您最近又做了不少善事,真是心地善良的人啊,那些穷苦的人能够遇见您,真是他们的一种幸运。”
本来一脸严肃的客户听见这句话,立即喜笑颜开地说:“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
于是下面洽谈的气氛变得融洽许多,遭到拒绝几次的生意现在也谈成了。
杰克仔细分析,认为是前辈的那句赞扬的话起到了关键作用。
于是,勤奋好学的他将这句话记到了自己的本子上。
老师终于同意让杰克独立完成任务了。
他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个玩具商。
在见到这位客户之前,杰克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如何将寒暄引入正题、如何说服客户。
在自认为准备得十分充分之后,他敲响了玩具商办公室的门。
杰克看见玩具商一脸严肃,决定先缓和一下气氛,于是故作兴奋地说:“我听说您最近又做了不少善事,真是心地善良的人啊,那些穷苦的人能够遇见您,真是他们的一种幸运。”
玩具商听了这些赞扬后目瞪口呆,心想:“我最近根本没做任何善事,这位推销员肯定是记错人了,我不能允许一个不重视我的人在我的办公室里。”
于是玩具商说:“先生,恐怕你是认错人了,我很忙,请回吧!”
就这样,杰克还没有开口说正事,就被拒绝了。
·赞美不是奉承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恰当地赞美别人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赏识。
但是,周围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并不多,而我们自己也很少评论那些发生在周围的、我们所喜欢的言行。
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赞美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正确运用这门艺术,会使被赞美者心情愉快,而作为赞美者自己,也会从中感到快乐甚至幸福。
但是,在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真诚的赞美和奉承究竟有什么不同。
因为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使那些不愿赞美他人的老实人“赞口常开”的关键。
赞美与奉承有本质的区别。
赞美是真诚、热忱的,是出于真实的感觉,绝不掺杂任何不良的用心。
同时,赞美是对别人优点和长处的充分肯定,是为满足别人对于尊重和友爱的需要,给别人以精神上的激励和鼓舞。
而奉承他人则是宁肯牺牲自己的尊严恭维人,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企图,是趋炎附势,巴结讨好权威。
正如卡耐基所说:“奉承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而赞美是发自心灵的。”
第一个区别:是否发自内心。
真诚的赞美起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美感”,一种冲动。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外表漂亮,言谈合自己的口味,行动敏捷,品格高尚……即在两个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现了符合自己理想和价值标准的可贵之处。
我们认识、了解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自己赞美他的一些优点。
但是奉承却不同,它不是发自内心世界的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和钦佩,而是基于内心世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目的,一种对眼前或日后能够收到“回报”的投资。
奉承人的老实人在“赞美”他人的时候,脸上虽眉飞色舞,心里却有几分不自在;他的词语是火辣辣的,但他的内心一片冰冷。
他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只是如何顺利办完与自己利益攸关的事,如何获得自我的满足。
第二个区别:真诚的赞美是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赞,而奉承则是凭空捏造、无理无据的捧。
聪明人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非常有针对性和分寸。
他们知道哪些应该讴歌,哪些应该提醒注意,哪些应该反对。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完美,人更不存在十全十美。
因而他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根本不会用“最最”这些字眼,也不会用“他没有缺点”这些措辞评价一个人。
爱奉承人的老实人无事生非。
他们把只能用一般词语赞美的东西任意扩大。
大事特夸、小事大夸、无事也要夸是这些人的特点。
其中有些“佼佼者”,把一个人的优点能转变成缺点,把一个人的缺点又同样能转变成优点,因而他们在领导、上级面前,时常“义正色严”诋毁别人,以博取欢心,而心里却打着自己的主意。
他们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心里会说“这个人喜欢被人拍,我就多拍一拍他吧”,或者“他喜欢坐轿,我就抬一抬吧,总有一日要把他摔下来”,因而他们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会自以为聪明地向旁人挤眉弄眼,以显示自己非凡的本领。
使别人快乐和讨对方喜欢是两件不同的事。
使别人快乐考虑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讨对方喜欢则刚好相反,它处处计较个人的得失。
聪明人能把握分寸,真心地赞美自己周围值得赞美的人。
赞美是一种有特色的说话细节。
赞美别人,既可以增添自信心,也可以增强说话的胆量。
·赞美的法则
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变好事为坏事。
所以,开口前一定要遵循以下法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