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乾隆崩(第 3/4 页)
“和大人,太上皇不是没事了吗,这?”吴省钦有些不解的问道。
“怎么了,又胆小了?”和珅见状急怒道:“太上皇虽然暂时醒过来了,不过看他的气色大行就在这两日了,你这会儿不借着太上皇的名义自保脑袋迟早就得搬家。”
吴省钦虽然知名度不高,却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甚至后世有学者称他为清代最无耻的文人!
咸安宫是清廷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能够在此读书的都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官宦子弟。
这批官宦子弟,从小衣食无忧,热衷于吃喝玩乐,读书纯属应付差事,完全不上心。
在执教期间,吴省钦无意间发现一位学生,与其他人不一样,认真刻苦读书,一打听,才知道此人名叫和珅,家境贫寒。
吴省钦对相貌英俊又努力读书的和珅非常喜爱,和弟弟吴省兰对和珅刻意栽培,悉心教导,使和珅成为咸安宫出类拔萃的英才。
和珅对两位老师也是感激涕零,毕恭毕敬。
和珅毕业后,吴省钦多次参加科举,可惜每次都名落孙山。
与老师相比,和珅的仕途堪称顺风顺水,得到乾隆宠信后,和珅,飞黄腾达,十余年间,担任和兼任了清廷众多要职,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崇文门税务监督、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
和珅还被封为一等忠襄公,拜文华殿大学士,后来,长子丰绅殷德还娶了乾隆皇帝的幼女十公主,从此,和珅和乾隆成为亲家。
有一天,和珅正在府上喝茶,家人进来报告:吴省钦来拜访。
和珅虽然贪得无厌、嗜钱如命,睚眦必报,但从小读《四书》、《五经》,尊师重道还是可以做到的。
听到咸安宫学时期的老师来访,立即出门迎接,见到老师,正要行师生之礼时,只见吴省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然后叩首高呼:“弟子特地前来拜见老师!”
看到老师给自己行礼,和珅吓得手足无措,赶紧扶起吴省钦,连连说道:“先生快快请起!先生是我的老师,今日对我行此大礼,可要折杀我了!”
吴省钦起身后,笑道:“和大人无需谦让,今年我参加会试,和大人正是主考官,按规矩,考生称考官为老师,天经地义。”
和珅对吴省钦的一番说辞,虽然无可辩驳,但昔日的老师改口自称学生,和珅还是很不习惯,内心深处,也觉得不敢当,赶紧请吴省钦到府中说话。
一番谈话下来,和珅终于搞明白了事情原委。
原来,和珅毕业后,吴省钦、吴省兰兄弟二人屡次参加科举,可惜全都落榜。后来,吴省兰因为在四库馆校勘群书有功,乾隆皇帝特许他与参加殿试,吴省兰超常发挥,居然考了一个二甲第二名,成为进士。
看到弟弟已经金榜题名,把吴省钦给羡慕坏了,但也只有着急的份,无计可施。
巧合的是,吴省钦打听到这一年的会试考官是自己当年的学生和珅,吴省钦自认为但年对和珅与和琳都是照顾有加,如果和珅能顾及自己当年的恩情,施以援手,自己一定可以金榜题名。
虽然管自己的学生改口叫老师,多少有些尴尬,但和功名比起来,这些都不再重要!
和珅对吴省钦很了解,知道他才学出众,只是时运不济,而且对他当年的栽培,一直感念,决定出手相助。
更重要的是,和珅觉得吴省钦与自己交情匪浅,远非其他人可比,一旦他将来能步入官场,绝对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
想到这儿,和珅也就答应了下来,考试前暗中把试题泄露给了吴省钦。
从此,吴省钦对和珅死心塌地,见面必称老师,和珅最初还推辞几句,后来习惯了,也就默认了这个称呼。
此后,吴省钦成为和珅的心腹,在他的引荐下,吴省兰也投靠和珅。
吴省兰更是被和珅安排到嘉庆皇帝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他们兄弟二人与和珅已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如今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当听到太上皇不行了的消息后,吴省钦顿时也急了:“那....那,那怎么写啊?”
“我说,你照写,快!”说着,和珅便跑到书桌前亲自开始磨起了墨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