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乾隆崩(第 2/4 页)
天神颇为感动,一日夜深人静时,天神入老翁梦境,告知其明晚有瘟神降世,令老翁在门口屋檐下悬挂艾蒿,以躲过此劫。
天亮后,老翁悄悄将此消息告诉邻居,众人纷纷效仿,瘟疫果然不曾降临。
此后,满族人便有了端午节屋檐下插艾蒿躲瘟疫的习俗,发展到清朝,一些旗人还会在当日收集草木上的露珠,用此露水洗脸、洗眼睛,可以免生疮疖、闹眼病。
虽受汉族文化影响,旗人也会在端午节食甜粽,贴葫芦花,系五彩绳,但其依然保留着一些本民族特色的社交及游玩娱乐活动。诸如端午节登高望远、乘风临水、祈祷解瘟、“辟毒”,骑马射箭等。
自五月初一开始,皇帝及宫内嫔妃准备的香囊也多以艾草为主,荷包上多绣五毒和龙舟等图案。
端午节当天,天子清晨醒来便要喝菖蒲酒,百姓则饮雄黄酒。因是五月,百果飘香,清宫里还摆上了桑葚、葡萄、茯苓等适时的瓜果。
清朝皇宫内仿照明代宫廷西苑赛龙舟的惯例,每逢端午节,宫中侍卫齐聚在福海,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渡活动,皇帝则携内臣王公在“福海”旁的“蓬岛瑶池”观赏。
看着热闹的场面,已是老态龙钟、须发全白的乾隆不时的拍着大腿喊道:“好,好啊!这宫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了,皮肤皱巴巴的,有点儿像树皮。
“是。”嘉庆见状顿时笑着点了点头,道:“儿臣想着汗阿玛久居深宫,想来也是有些枯燥乏味了,这才趁着端午节让汗阿玛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嗯,好,好啊!”乾隆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只是那神情看上去似乎有些迷糊了。
一旁的和珅见状也是连忙应和道:“是啊太上皇,奴才也以为咱们也该高兴高兴了。”
自从乾隆病重后,和珅除了必要的朝事外,其他一应事务都变得小心谨慎了起来,准确的说来,他大多时间都只躲到府里。
曾经和珅也一度以为太上皇怕是撑不过去年那个冬天了,如今看来,太上皇虽然气色不算好,但是再活个一两年应该问题不大。
想到此,和珅内心也不由得一阵轻松,只要太上皇还在,他知道自己也就死不了。
正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诰行色匆匆的跑了过来。
和珅见状,先一步拦住董诰问道:“董大人,何事如此着急?”
董诰没有不理会,一把推开和珅急忙跑到乾隆、嘉庆跪下道:“启禀太上皇、皇上,两广、湖广、西北等地传来紧急军情。”
“什么事啊?”乾隆闻言有些吃力的问道。
阿桂病退后,董诰再次被任命暂代军机大臣一职,收到消息后他便连忙赶了过来,倒是忘了太上皇在此了。
董诰见状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回太上皇,广州副都统范建中发来急报,广西失陷,十余万西南叛军已进入广东,另外,惠州天地会乱党也趁机发动了暴动。”
“什么?”嘉庆闻言顿时一惊,连忙站起身来问道:“不是说西南的乱匪已经被困在了云贵川了吗?怎么会进入广东了?”
“还有什么?继续说。”乾隆表面上倒是没那么大反应,只是那快速起伏的胸膛出卖了他表面的镇定。
“湖广总督吴熊光发来急报,数十万西南叛军也已分数路进入湖南了,陕甘总督陆有仁同样发来急报,宁夏将军保成兵败,十余万西南叛军已大举进入甘肃,此外,驻藏大臣松筠在巴塘败亡,叛军十万人马也已西进,南方战事危矣!”
董诰一口气汇报完后便跪着伏地不起了,他知道,这次事情太大,估计很多人会人头落地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嘉庆与和珅便一直暗中关注着太上皇的一举一动。
果然,董诰话音刚落,乾隆便直挺挺的歪倒在了床榻上。
嘉庆见状顿时一惊,连忙跑上去扶着乾隆道:“汗阿玛,汗阿玛,快,快传御医!”
“太上皇,太上皇,御医,快传御医!”和珅见状也慌忙的跑了上去喊道。
........
把太上皇送回养心殿后,和珅便急匆匆的跑回了府,连忙找来左都御史吴省钦交待道:“吴大人,赶快摹仿太上皇的笔迹写一份遗诏给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