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罗(第 1/4 页)

    或因谋生,或因躲避战乱,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移居海外的传统,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涉足的地区越来越广,所以便有了一个说法,叫做“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在移居国扎根、发展,在各领域出人头地的都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实现海外建国梦,成为所在国的“国父”。

    郑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时代,恰好处于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时期。

    郑信祖籍为广东省澄海县华富村,为其父郑镛移居暹罗后娶当地女子为妻后所生。

    郑镛去世后,郑信拜父亲的好友、权臣坡耶节基为义父,从充当宫廷侍卫开始,不断积累功绩,最终晋升为达城城主,封侯爵即披耶,所以郑信在史书中又被称为披耶达,即达城侯爵。

    按照史书的记载,郑信不仅擅长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精通律志、兵法和骑术,并且能熟练地操作多种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人物。

    在任职达城期间,郑信勤于政事、爱民如子,将该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并因此在国内建立起超高的声誉,人气爆棚。

    老王毋隆葛驾崩后,新王亿卡塔继位,邻邦缅甸趁暹罗国丧期间入侵。当此危难之际,极富军事天赋的郑信被召回京师协助御敌。

    缅甸大军进攻暹罗,被安逸吞噬的暹罗王室已经丧失了指挥战斗的能力,只得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

    王室无心恋战,前方战场上的暹罗军队自然是节节败退,缅甸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打到暹罗首都阿瑜陀耶。

    随着战争日趋僵持,郑信眼见死守无望,遂率孤军出城募兵以驰援,尽管有郑信的苦力支撑,可惜的是,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无法抵御缅甸精兵的进攻。

    阿瑜陀耶的守城部队决定分六路兵马突出缅甸大军的包围圈,兵家大忌分兵突围,突围部队被各个击破。

    败军欲回城,却只享受到罗成的待遇,为了活命,只能四散于野。

    再无兵力的阿瑜陀耶,一瞬间就被缅甸大军吞噬,郑信还没有来得及回防,大城府就已被缅军攻破,暹罗政府宣告倒台。

    愤怒的缅军们进行了大范围屠戮,郑信的亲属无一幸免。于是,这位身负国仇家恨的青年发誓要报此大仇,便带着残余部队在东南部的罗勇府建立根据地,重新招兵买马,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开始大举反攻。

    恰逢清军进攻缅甸,而且已经打到了缅甸的首都阿瓦,泰国境内的缅甸大军不得不迅速回防,给了郑信喘息的机会。

    郑信在得知缅甸得主力回撤的时候,立即组织剩余军队在罗勇这个地方修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养,在加上当时华侨的支持,郑信的实力得到了迅速恢复,甚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郑信开始带领着军队收复暹罗。

    大清实力强盛,腹背受敌的缅甸再也没有之前的英勇,只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郑信就收复了失地。

    平定各地诸侯之后,郑信在吞武里宣布称帝,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皇帝。

    此后十数年间,郑信在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暹罗之余,又向南掌、金边王朝等地扩张,并再次击退缅军大规模的入侵。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