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该狠则狠(第 1/4 页)

    “重庆府、忠州、夔州、太平以及石柱、酉阳一线可交与倪文祯负责,然后令各地大军配合,如此一来,问题应该不大;顺庆、达州、保宁以及汉中府等地,属下亲自去一趟吧。”顾德全闻言想了想说道:“不过,当前我们只能同第一次土改那样,在大军的压制下,强制土改了。”

    黎汉明闻言想了想,随即便点了点头道:“可以,当前我们需要的是百姓的支持,有了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有充足的兵源,至于那些不配合的乡绅地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有了重庆乡绅之乱的教训,黎汉明也明白,土地改革,不流血是不可能的,要么自己人流血,要么就让乡绅地主流血。

    当前的土改就只是一个选择题,并且还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对黎汉明如此,对乡绅地主亦是如此。

    想了想黎汉明又交待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用的人还是太少,还是那句话,有合适的人选,便多带一些出来吧。”

    “是!”顾德全闻言连忙拱手道:“我们一直都带着一批人的,只是他们现在能力还不够,不足以主政一方,属下与、黎、胡二位部长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再带着他们出几次任务后,应该就差不多了。”

    土改是必须进行的,每个王朝的初期都是少量人口、大量土地,处于人少地多的环境。

    随着太平盛世到来,人口逐渐增多,土地的开垦却有上限,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渐减少的局面。

    再加上强有力者大肆兼并土地,于是又有无数人没有田种,只好成群结队外出谋生,形成不受管束的流民潮。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王朝也就完蛋。

    这种围绕土地形成的轮回,在工业化时代来临之前,每个王朝都难以避免,它们始终挺不过三百年一次的周期律。

    而处于周期律中心的,则是乡绅地主。

    乡绅地主是土地兼并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当然,土地做为唯一生产资料的农业时代,想发家致富只有买田置地,再加上娶妻生子可谓人生美满。

    可是工业时代来临以后,纯粹的农业地主已经成为历史进程的绊脚石。

    如果不积极转型升级,一定会有人热情帮忙。

    土地经济拥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投资成功,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变动,子子孙孙都可以衣食无忧。

    甚至土地经济是一种复利投资。

    假如隔壁老王有100亩土地,再想兼并100亩就很难,只好一亩一亩的慢慢往家里楼,直到老王晚年的时候,已经积攒了200亩土地。

    有这样的基础,老王的儿子就可以勾结官府,进入当地的核心圈子,兼并起来速度更快。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老王的孙子接掌家业时,已经坐拥良田千亩。

    那么问题来了:王家的后代还需要奋斗吗?

    显然不需要了。

    既然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每个地主的土地占有量也是有限的,一旦达到某个峰值之后,增长必然会停止。

    经济增长的天花板压得这么低,对于地主来说是好事,求之不得的好事。

    老王的后人累死也种不完千亩良田,那就不如租给佃户,每年按时收租就好,这是一种特别稳妥的经营方式。

    这才是地主的铁杆庄稼,只要土地在手,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好生活。

    由于土地瓜分完毕,佃户只能租田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江湖三女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仙帝重生混都市 明末:帝国崛起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妖尾的文字魔法 北齐怪谈 秦草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苟出一个盛唐 抗日之幽灵 我在木叶练吐纳 食戟之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