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二道字符抉择(第 3/4 页)
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时,才做出决定。
“树”!
李承乾最终选择这个字,而放弃了“山”字。
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现在天地间最高的是山,但在太古时代,大地上最高的却是作为天地桥梁的建木。
何况,山再高,树只要长在山顶,便始终压山一头。
其二,山是“死”的,从诞生成形的那一刻开始,高度便基本固定。
纵然还会随着地壳运动而增长,速度也极其缓慢,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树则不同。
树是“活”的,可以无限生长。
故而铭刻“树”字,或许可以让李承乾的脊柱拥有无限可能!
代表“树”字的经文,李承乾从浩瀚如海的古诗文中挑选出了两句。
仅仅踟蹰片刻,李承乾便打算和“天”字符一样,先修炼一句。
等第一句大成,再修炼第二句。
值得一提的是,李承乾原本还在“树”字和“木”字之间有过犹豫。
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力量属性也可谓一本同源。
“木”字还是五行之一。
照道理,修炼“木”字符似乎更好。
但李承乾最后还是舍“木”而留“树”。
首先,木也是“死”的,树死后留下的遗体才叫木。
其次,木的含义太广。
正因为如此,博而不精,反倒不如“树”一以贯之,更容易修炼到极限,掌握终极道藏。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
十个字,李承乾按照古人的书写方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