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41章 长宝(求月票!)(第 1/4 页)

    第341章 长宝(求月票!)

    “一位陇海铁路工程处的官员告诉我:两年前,需要上万名工人日夜不停的整年挣断腰筋才能完的工作量,现在以更少的人和新式的筑路设备,四个月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它。我听了这话很激动。因为我知道清楚的知道,中国的铁路是何等落后于世界,我知道中国欲奋起直追,不仅仅需要铁路工地上工人们的努力,更需要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

    ----詹天佑日记摘录

    地上铺了一层厚雪,雪花在天空中飘荡着,寒风于谷间呼啸而来。

    山根下的公路上,停了一辆汽车。从汽车上跳下来的詹天佑,手塞在西式呢绒大衣的口袋中,凝望对面的陇海铁路长段的工地。帽沿的阴影遮住了他深沉的眼睛。

    此时望着这一片沸腾中的铁路工地,詹天佑似乎又回到了修建京张铁路那会,从那条铁路之后,他再也没修成过任何一条铁路,川汉铁路以一个国家的灭亡作代价,可也半途而废了,孙文主持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虽曾拟请他规划全国铁路,但是最终,孙氏却不过只是在地图上之所以的画了铁路,至于聘请不过只是字面文章罢了。

    而现在,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詹天佑却是不受控制的前往工地上看一看,陇海铁路,这是中国投资最大的一条铁路,同样也是距离最长的商办铁路,而且还是中国施工速度最快的铁路,可以说是中国开办最成功的铁路,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来此参观,相比于沿线的站地工业,詹天佑更感兴趣的却是这座铁路施工工地。

    长段曾于民国元年两次勘测,对于这条的铁路的施工难度,詹天佑可谓是再清楚不过,长段所过地带地质地形复杂,工程不可不谓之艰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跳过容易施工的潼长段来到这里。

    在不远处大帐蓬里,拥挤着数十名工地的负责人。他们在争论,在叹气,在沉思,在计算……工人数、材料、计划、生产等等字眼,都围绕着“防寒”这两个字在转。“防寒”这凉冰冰的字眼,从大帐蓬的窗缝里溜出来,爬在詹天佑的心头,尽管他并不需要考虑这条铁路的施工进度,但此时他却那会议室的其它人一样:作为一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对这铁路工地上的无数工点都非常熟悉。因此他也知道:在这个寒冬中于山区施工,会给从事露天作业的工人,带来多大的危害!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在最冷的腊月天,数以百计的工人冻伤甚至冻死,但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工程必须要进行下去,显然他们这时争论的就是恶劣的天气和施工条件。

    他看看表,已经两点钟了,可是会议的主持人----那个被大家称作总指挥的人,还在帐蓬里用讲着话。

    两点零五分,工棚里传出咳嗽声、哈欠声、板凳的响声和杂乱的说话声。那些工程负责人先后从大帐蓬里陆陆续续走出来。和任何一座工地不同,这些工程负责人大都穿着与军装相仿的制服,事实上,詹天佑听说过,在陇海铁路工地上施工的是劳动兵团,他们实施的是军事化管理,这意味着这里的工程,只有进度表,没有其它,就像军队一样,只有命令。

    这些人显然都让工地日夜紧张的生活煎熬得脸色黄瘦。有的声音沙哑,有的眼里布满血丝,有的心事重重,有的眉头拧起,肝火挺盛……他们一出大帐蓬,都不约而同的望望天空,又用脚蹭地上的雪,仿佛希望这地上的霜只是月光造成的错觉。

    最后,那个穿着皮质风衣的总指挥走出来。看模样他倒是一个显得很是强壮的男人,他就是那位总指挥吧。

    “嘿!詹先生!”

    在摆脱了人们的纠缠之后,宋浩明朝着詹天佑走了过去,和这位真正的铁路工程师不同,他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工程师。

    “不早了,就宿到这儿,明天再参观吧。”

    宋浩明会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不过他知道,明天,自己还真没有时间,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位他极为佩服的铁路工程师在这等着。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