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权力交替(第 3/4 页)
“大人,修桥的话,不如修私塾啊,我们江宁,临近京师,而京师人口早就满了,朝廷迁都之前,我们应该大力抢夺京师的人才,来江宁经营啊。”
赵琛直接开口说道。
朝廷要迁都,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毕竟泰安府风风火火的修建了两年工夫了,如果不是北方天气变化太大,大雪覆盖,影响了工程进展,这个时候,朝廷都已经搬去了北方。
万关道:“修私塾?”
“对啊,修私塾我们就能以招募教师的由头,去京师招募那些落榜的学子来江宁发展,学子虽然穷,但只要我们这里文风昌盛,肯定会有商贾进来的。”
赵琛循循善诱的说着。
江宁县确实是个苦逼的地方,他临近京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扶持优势,但也是因为他临近京师。
江宁的能人,才子,全都一股脑的挤进了京师讨生活,毕竟在京城,随便丢块转都可能打到官宦,机遇总比江宁要强得多。
万关叹息一声道:“这样真的行吗?”
“肯定行啊,而且,从洪武二十二年开始的兵制改革,第一批应征入伍的官兵退伍,他们的退伍费用,也是一大笔钱。”
“我们可以把这些人都聚集起来,他们发财,我们升官。”赵琛的眼睛也不知怎么长的,似乎是只要能帮助他升官发财的,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这就要把原因归咎在朱元璋的晚年改制上了,地方捕快名义上属于地方县衙,但实际上,他们自成一个系统。
捕快被纳入了朝廷地方巡查司的体系中,由兵部管辖,升迁任免,而大明的州府均线,又分为上等府,中等府,下等府。
洪武二十二年以前,纳税足额二十万两的府,是上等府,十万以上的是中等府,十万以下的是下等府。
现如今纳税额度虽然有所上涨,从二十万变成了四十万,但体系还是没有被打破,上等府的知州,知府,品级要比中等府,下等府的高。
譬如说开封府作为上等府,知府或知州,就是从三品大员,中等府就是正四品,下等府就是从四品叼。
而赵琛想要升迁,也是想要去府衙任职捕快,然后一步步爬到他认为的巅峰位置。
“这事,还是仔细考虑考虑的好!”
万关并没有急着应承下来,在他看来,带着退伍的官兵做买卖,他又没有什么京营理念,也不懂经商,自己都不会赚钱,如何带着别人赚钱。
“其实赚钱很贱的,哪怕朝廷迁都了,应天府也会是大明南方的最大府城,是重地,毕竟钟山皇陵还在,朝廷永远不会放弃应天的发展。”
“我这几年走街串巷,老板姓手里的粮食多了,正所谓,饱暖思**,许多人已经不满足吃五谷杂粮,开始追求吃肉!”
......
乾清宫。
方世玉看着手中的文书,嘴角轻轻上扬,看了眼戚伟道:“去吧,做的干净点!”
“诺!”戚伟领了方世玉的命令,迈着大步走出乾清宫。
宫门外,数十名锦衣卫站在门口,等待着戚伟。
“千户!”
众锦衣卫见到戚伟走出来,连忙开口道。
“走吧,去拿人!”戚伟志得意满的带着十数名锦衣卫便离开了皇宫,出了午门,纵马疾驰。
锦衣卫的名声真的是被他们给搞臭了,大街上的百姓,刚刚经历了一场宫廷变化,无数的人都当方世玉是架空了朱元璋挟持朱标登基称帝。
那一场大案,在民间流传的版本就是方世玉一手策划出来,弄乱了整个应天府,浑水之中,架空了朱元璋。
然而,老百姓哪里知道,没有朱元璋的帮助,朱标多大能力,方世玉再厉害,也是没有机会搞宫变夺权的。
他们只知道恐惧,害怕,远远的望见锦衣卫的提辑,作鸟兽散。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退!”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退!”
锦衣卫的高呼声,整个街道乱作一团,商贩拼命护着自己的物资,老百姓丢了一切,撒丫子跑路。
而这样的事情,实则每天都在上演,只要锦衣卫办案,不搞的鸡飞狗跳,他们就不算是锦衣卫了。
凤凰街的一座三进院子。
戚伟停下脚步,对着身后的锦衣卫小旗说道:“去,砸门!”
“千户,砸门?”小旗一脸迷茫的看着戚伟,神情惊愕道
“让你砸就砸,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戚伟呵斥了一句,那小旗也不敢反驳,心中狐疑不解的翻身下马。
来到大门前,这府宅他是来过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住所,锦衣卫的最高长官,而今天,他竟然要来砸自己长官的门。
轰隆一声,小旗一脚踹了出去,巨大的木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晃动,只是踹门的声音,响彻云霄。
小旗一脸迷茫的回头望了望戚伟道:“千户,没声音啊!”
“一起上,把门砸开!”戚伟毫不留情,直接开口指挥着身后的十数名锦衣卫上前。
正当他们赶到门口,想要踹门时,大门被人从内打开。
“你们要干嘛?”府中出来一个老翁,看见一众锦衣卫在联想到刚才有人在外边踹门,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念头。
但好在蒋瓛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多年,老翁的底气还是有点的。
“奉天子意!蒋瓛意图谋大逆,结党营私,刺王杀驾!着既,就地正法!”戚伟喊了一声,瞬间,百姓人群中,冲出来数十名锦衣卫。
扯下了身上的粗衣麻布,露出了内里的飞鱼服,或是货柜内,或是独轮车的下边,拿着绣春刀,只是刹那间,近百名锦衣卫已经将整个府门包围起来。
“圣上有旨,杀无赦!”
戚伟骑在马背上,话音刚落,一众锦衣卫迅速冲了进去,那个开门的老翁,亦是没能逃脱刀下亡魂的凄惨命运。
近百名锦衣卫冲进大宅内,蒋瓛似乎听到了外边的声音,从书房里赶忙走了出来,推开房门望了望,心中一紧。
连忙把脑袋缩了回去,挂上门闩,回头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似乎想写下什么东西。
锦衣卫既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提前设伏,为的就是不让蒋瓛逃走,而现如今得了命令,自然更不会把他们的指挥使放在眼里了
更何况,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新任指挥使。
整个府邸,哀嚎声,求饶声,哭喊声,掺杂一片,混在一起,蒋府一百三十余口,悉数殒命。
鲜血汇聚一起,人间炼狱。
“砰!”
戚伟上前一脚踹开了蒋瓛的房门,门闩应声而断。
迈步走了进去,戚伟道:“属下见过指挥使大人!”
阴阳怪气的嘲讽声,传到蒋瓛的耳中,形同刺耳之音。
“戚伟,我倒是没想到,今天来的人,会是你!”蒋瓛盯了一眼戚伟,他已经没有什么其他念头了。
心平气和的说着。
戚伟挥了挥手,开口道:“你们都出去吧,圣上旨意,抄家灭族,这家还是要抄没的!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清点一遍!”
“诺!”
众锦衣卫自然不愿意偷听新旧两任指挥使之间最后的对话,纷纷离开。
蒋瓛道:“你知道当年,毛骧是怎么死的吗?”
“毛骧?”戚伟闷哼一声,冷笑道:“指挥使还是不要离间了,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锦衣卫收集天下情报,这些情报只有指挥使和殿下可以预览!”
“知道的太多,死于非命自是常有事!”
戚伟既然想上位,那就离不开亲手除掉前任指挥使,不然的话,他如何能上位,而除掉前任指挥使,就要有足够的证据。
实则,这些狗屁的谋反证据,是真是假,大家心知肚明,最终决定的,还是皇帝如何想,皇帝想换人,那这谋反就是铁证如山。
蒋瓛道:“我拿着毛骧的脑袋,你拿着我的脑袋,你就不怕有一天,会有人拿着你的脑袋,成为他朱家的鹰犬!”
蒋瓛知道自己今天是难逃一死了,但他感觉自己给朱家卖命这么多年,落到最后竟然是刺王杀驾,欺君谋逆的罪名。
戚伟将手中的绣春刀仍在了书桌上,直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圣君杀了十数万官员,还有十数万官员前仆后继的补上去。许多人,想做鹰犬也做不得!”
“大人对我有提携之恩,您,自绝吧!”戚伟说完,转身向着门外走去。
蒋瓛一脸凝重,吞了吞口水,看着眼前的绣春刀,当年他就是用绣春刀砍下了毛骧的脑袋,成功登位。
而今天,戚伟拿着绣春刀给他,让他自裁。
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蒋瓛拿起绣春刀,对着脖子抹了下,脑袋重重的摔在了书桌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