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权力交替(第 2/4 页)
只要拿下了交址,大明在南海的战略就能达到空前强盛,整个南海,虽然现在也没有能和大明抗衡的海上力量。
乃至全世界都不存在任何一支舰队,可以和大明的舰队规模,战力相提并论。
不过交址那块地方,方世玉还是很想要很想要的。
“可是这样的话。。。。。。”徐辉祖倒是没有考虑过能不能打下来交址,一个黎朝,黎朝的军事水平什么样子,他太清楚了,而大明已经全军列装洪武二十四式火铳,朝廷的订单逐年增加,火器的发展,使得大明的军事实力暴增。
而黎朝?那边还在用冷兵器呢。
常茂道:“拿下交址不难,给我五万精兵,一年之内就能搞定,但问题是事后治理。这就是难事了。”
“黎朝有子民数百万,照比大明的体量,确实不是很多,但他们真的也不少了,在那么点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上,数百万民众,绝对算是一个超级国家。”
想要统治数百万已经同中原分裂出去数百年的子民,没有个好办法,确实不知道要如何做。
“简单,杀就是了,所有抵抗,全部屠城,从北边屠到南边,交址可以一个人都不剩,从内地迁徙百姓过去,但交址必须握在朝廷手里!”
方世玉为了拿下交址,不惜以屠杀来达到目的。
徐辉祖和常茂对视一眼,心中一震,常茂道:“这样,不好吧......”
“恐惧,是最好的办法,制造恐惧,屠杀是唯一的手段更何况,黎朝只是一个开始!”
方世玉没有屠杀殷商遗民,是因为他需要殷商遗民在东胜神洲帮助大明的势力在哪里进行开发,发展。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大明无力迁移百姓过去,而黎朝交址那边就不同了。
他们同中原虽然有高山阻碍,但并不是跨不过去,一千年前的老祖宗能过去,更何况是一千年后他们。
既然不用担心无人开发,会因为屠杀造成领地荒芜的凄苦景象,屠杀,就是最好的统治手段。
一劳永逸。
“而且,这次去交址,为了保证交址不会出现意外,比枪杆小的,不杀,妙龄女性不杀,其他的,都可以杀。”
“我打算派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去交址一展抱负!”方世玉最终开口说道。
常茂疑虑道:“这样杀完了,交址可就真的没多少人口了。让方孝孺他们去给活着的人洗脑吗?”
“你倒是变聪明了,方孝孺他们既然是大儒,名儒,一肚子墨水,胸中却没有什么治国良策,手上也无安邦之能。”
“让他们去交址教化哪里,最合适不过了。”
“我已经想好了,你带六万火铳营士兵,从这里一路南侵,那里不适合骑兵大兵团展开作战,而且他们骑着的大象,马匹也不好对付他们!”
“还是步兵炮兵来的方便!”
“至于魏国公,去把这里拿下来,要多少兵马?”方世玉深刻的展现了,什么叫穷兵黩武。
南边想要拿下交址,回头又拉着徐辉祖来到地图前,指着东察哈台,后世的新疆地区,笃定道:“这个圈,全部拿下来!”
整个后世新疆地区,被方世玉画了一个圈,若是拿下了东察哈台地区,同时拿下了黎朝地区,大明在辽东的统治,领土面积将直接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
“拿下吗?”徐辉祖愣了愣,迟疑道:“不好办啊。哪里天寒地冻不说,高峰挺拔,拿下来真的有用吗?”
徐辉祖心中计较着得失,拿下那里,固然不会特别困难,但万里无人烟的东察哈台地区,拿下来了,对朝廷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而且,海运会越来越发达,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在南边吧,我看你这上边画的,这个地方,从兵法里来讲,他是定要掌控在朝廷手里的
“只有控制了它,整个南边大海,都是我们说的算。”徐辉祖没有丝毫迟疑停留,直接在地图上指了指。
而他指着的地方,正是马六甲地区。
马六甲对于大明控制南海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这个地方不用急,而且朝廷也没有多少船只了。”方世玉直言道,为了一次性把藩王送走,尽快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方世玉近乎将整个大明的船只一口气全都派了出去。
二十余位藩王出海就藩,浩大无比的声势,民众无数,船少了,真的送不走。
徐辉祖道:“那也不能急着去打东察哈台,至少要等到黎朝拿下了,黎朝的战事结束,哪怕黎朝的军队没有班师回朝。”
“朝廷也能腾出手来再对付东察哈台地区,不然的话,两线开战,无论是驰援,物资,都会异常紧张。”
“而一旦军需断绝,茫茫大漠,如何能成!”
徐辉祖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他并不反对方世玉穷兵黩武,毕竟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这些勋贵,继续建功立业,成为超越父兄的大明将星。
常茂道:“要不,还是先对黎朝动手吧。等黎朝的事情尘埃落定了,在回头考虑东察哈台。”
“夏元吉,对黎朝动兵,五万火铳兵,一年的时间,要多少钱?”方世玉双手叉着腰,在地图前来回踱步。
站在一旁,早就想插言的夏元吉,听到方世玉对自己问话,连忙开口道:“六万火铳兵,至少要六百万贯宝钞的军饷开支。”
“军粮从云贵地区调运,至少要十五万石,按照朝廷的粮价,就是二百万贯的军粮支出。”
“火铳,弹丸的支出,六万人手,每人平均一百颗弹丸,六百万颗弹丸,一颗弹丸和火器制造局的定价是五贯宝钞!弹丸的支出三万万宝钞。”
“炮弹的支出,六万人的部队,鉴于黎朝多山地,重型炮不便运输,至少要有五百门便携式虎蹲炮。”
“一颗炮弹,二十贯宝钞,五百门虎蹲炮,一门五十发炮弹,五十万贯宝钞的支出。”
“仔细算下来,就算火铳弹丸没有达到每人消耗一百数,朝廷对于黎朝的战争,还没开始,就要花费两万万有余!”
“另外,若是算上战亡抚恤,一年之内拿下黎朝,朝廷要花三万万以上的宝钞。按照民间兑换宝钞的比例。”
“一两白银一千贯宝钞,三十万两白银!”
方世玉看着前边的数值,心中迷茫,然而当最后夏元吉算出来的总数,三十余万两白银的时候,方世玉才缓了口看了眼夏元吉道:“你在诓骗我?”
“微臣不敢,这只是战前的准备,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按照以往战例分析,一年下来,朝廷至少要支出八十万两至一百万两的白银!”
“另外,若是出现了非战争减员,朝廷要补充兵员支撑前线大军,还要征召民夫,保障军粮的运输!”
“而且一旦进入黎朝腹地,朝廷必然要面对黎朝民众的反扑,到时候粮草辎重的运输线,就需要更多的投入!”
“臣估计,一年之内很难拿下黎朝,而一旦时间拖得久了,朝廷若是能在两年内拿下黎朝,至少需要朝廷支付三百万两左右的白银!”
夏元吉笃定道。
方世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三百万两白银,虽然也有点小贵,但还不是不能承受,交址那块地,可是个风水宝地,比江南的水土还要肥沃很多。
经营几百年,多少钱都赚回来了
方世玉看了眼常茂道:“一年能拿下来吗?”
“应该,没问题吧。”常茂心中或多或少有点犹豫,迟疑不迟疑不决,只管打杀了黎朝的王室,这绝对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方世玉要的统治交址,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步步清理城池,稳固后方,保证军需运输线不会出现意外。
“授常茂征南将军衔,统领火铳营六万兵马,日夜操练,下月十三,出征交址!”方世玉说罢,转身看向夏元吉道:“户部的钱够吗?”
“够的,够的!”夏元吉耸了耸肩,去年的一场反贪风暴,虽然籍没的家财进了内帑,成了朱标的私财。
但从洪武二十二年土地法改革以来,大明朝廷的税赋,商税,迎来了年年增长,前两年因为泰安府的修建,导致商税有所降低,没能达标。
但这对于大明朝廷而言,有米粮在手里,钱还是有的。
看了眼夏元吉,方世玉微微点头,打量一眼常茂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一年!”
常茂笃定道。
......
江宁县。
赵琛看着一脸苦闷的万关道:“大人,没走就没走呗,在京师脚底下,咱也算京官了。更何况,去年的事情,闹的那么大,大人没升没降,平安着陆。”
“已经是万幸了!”
赵琛一边说,一边给万关斟酒。
万关叹息一声,胸有万丈红光的说道:“那也不行啊,这样下去,我这不是荒废了嘛,哎,真是可惜了。这次没有调任,又要等三年!”
“大人多在江宁县做些善举,拾遗补缺,事情一定会有回转的!”赵琛陪笑道。
万关喝了口闷酒,心中无比惆怅道:“可惜了,府库里没钱,要是有钱的话,也不至于会这样。城内的桥都没法修。”
既然离不开,万关也放开了心中的想法,他也坚信,自己造福于民,肯定能获得朝廷的青睐,调任升迁,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他今年,也不过三十余岁,时间还早着呢。
赵琛道:“大人想修桥?”
“是啊,朝廷下旨,要各地发展民生,惠利百姓,但他不给钱啊。”万关苦闷的很,哪怕是江宁县,就在应天府脚底下,距离应天府不过百余里的距离。
这么近的地方,竟然也会没钱去做公共设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