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第 2/4 页)
确确实实让朱允熥看见了,商业头脑的恐怖和力量,只是记在管事房的文书,他也看不懂王川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笑了笑道:“王老弟,你就直说吧,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王川苦笑道:“其实真的很简单,我先在城里高价卖粮,比所有粮商的价格都高,这样的话,他们自然就会跟着提高价格!”
“毕竟粮食是稀罕物,现在不赚钱,以后就没机会了!”
“提高价格之后,就是吴王出面,我和其他粮商说,朝廷为了平缓赣江两岸的粮价,肯定会出手的。到时候那钱还不是很容易赚!”
“然后吴王现身,以朝廷的名义,去找了于家,这个时候,朝廷的人也下来了,他们去找了李家。”
“而我就自己给自己打气,于家和李家看到朝廷给二百贯宝钞一斗米的价格要强行抑制粮价。”
“虽然这个价格虚高了很多,但朝廷嘛,上贪下污。价格虚高非但不会让人怀疑,反而更加让人相信!”
“但是朝廷要的粮食多啊。千万石起步,李家和于家想要成为皇商,替朝廷做买卖,自然就要争下来这个名头!”
“全城抢购粮食,将数十家大粮商的粮食都给抢购走了。这个时候,我又放出消息,朝廷从交址收购的粮食到了江南!”
“还没有得到货款的粮商们,堵住了于家李家的大门,要求他们给钱,然后我在放出话,说我要高价收粮。”
“煽动一部分人,让这水越来越浑。”
“之后也就简单了,我没收到粮食,李家和于家为了争夺朝廷皇商的名头,打的头破血流,争抢哄抬粮价。”
“随着交址的粮食在龙江仓库卸船后,我就打着朝廷平抑粮价的名头,十五贯宝钞,向外卖粮。”
王川说到这里,朱允熥疑惑道:“交址的粮食??交址有粮食运来吗?”
“哪有粮食啊,交址的人都没多少,朝廷也是最近才开始移民的,但交址有多少人,朝廷知道,所以我知道,而他们不知道啊。”
“他们只知道交址被朝廷收复了,没人知道开国公在交址杀了多少人的。”
话音刚落,朱允熥继续询问道:“那交址的粮食就是个幌子?可这粮食怎么解释?”
“就几袋子粮食,都是从黄河那边运来的泥沙撞在袋子。”
听着王川的解释,朱允熥更加不能理解了,疑惑重重的说道:“那你就不怕,这个时候,你十五贯卖粮,然后于家和李家再来找你疯狂抢购?到时候你那点粮食,好干什么用?”
“其实有的时候,我挺希望他们把我的粮食都抢走的。”王川耸了耸肩,随口说着。
朱允熥道:“为什么?”
“吴王,你以为我解决不了这件事情,最后会如何收场?殿下会放任江南的粮价居高不下,一直暴涨下去?”
“不过可惜,我高估了于家和李家的财力,他们收走了赣江两岸地区的七成粮食,直接将他们自己做空了。”
“交址的粮食到了,吴王和那个朝廷采粮官退出去,朝廷不在需要收购粮食了,他们手里虽然捏着大把的粮食。”
“但一堆堆的债务,都压着他们身呢。地下钱庄,货商,这个时候,我以低价卖粮,所有人都会潜意识认为,朝廷的粮食到了,粮价暴涨的时间过去了。”
“没有人会愿意拿着粮食走,而不是拿着钱离开。”
“货商们不敢怎么样,但地下钱庄的人,可不管那些,剁手,剁脚的,不在少数。于家和李家想要活下去。”
“被抵押的店铺不能用了,囤在手里的粮食没法卖,又急于救命,粮食不脱手,他们得不到粮食,赚不到钱,还会赔了命。”
“这个时候,我在放出风去,苏州商会入行粮米食物,以苏州商会在江南地界的名望,还是没人敢争的。”
“于家和李家不想死,只能把粮食卖给我。别人并非不敢买,只是买了也未必赚到钱,毕竟朝廷的粮食到了嘛。”
“十三贯一斗米的价格,我从李家和于家收了一千七百万石的粮食,仓库遍布整个赣江两岸受灾地区。”
“现在的粮价,自然就是我说的算了!”
王川打开折扇,笑了笑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道:“嗯,虽然听你讲的很玄乎,但简单来说,不就是做空嘛。大哥和我讲过,哄抬价格,然后溢价,哎,反正最后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不行咯,他反倒不去想着怎么用商业手段解决问题,动不动的就杀啊,杀啊的,跟爷爷如出一辙。”
朱允熥话音刚落,只见王川面不改色,但心中却是咯噔声,笑了笑道:“吴王,王川还有件事,希望吴王能再帮个忙。”
“什么事,你说,能帮的,我一定不吝啬!”朱允熥道。
哀叹一声,王川道:“家父严训,王家绝不能沾事关民生的买卖生意,这粮食如今是到手了,无论是我的粮食,还是买粮用的钱。都是从殿下手里拿来的。我只是替殿下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这粮食最终还是以官仓的名义卖出去才是。”
王川心中苦涩道,是啊,现在就他一个人掌控着赣江两岸的粮价,如果殿下想动手?杀他一个人就能平息赣江两岸的粮价。
他王川还没自负到以自己一人的价值和江南粮价,数百万民众生存大计作比较的地步。
“嗯,既然这样,那我就替老弟收下了,殿下说了,剩的钱你都拿走,算是你的报酬了,至于粮食应天府尹会派人去接手。”
朱允熥微微笑着,那笑容在王川心中,无疑是一把利刃,插在胸口。
愕然间,王川哀叹一声,无奈道:“赔了三万万贯宝钞哎。”
心中虽然万般苦涩,但王川终究是不敢多说一句话。
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吴王府。
武凝雨从大厅里走了出来,看了眼王川那落寞的背影,对朱允熥说道:“殿下是不是......”
“殿下会有错吗?不要想那么多了,岳丈大人去了武冈,把你托付给我,可别说错话,让我难做!”
朱允熥直言道。
也不知这武生林是如何想的,这还没成婚呢,八字虽然出了一撇,但这直接将一个女孩子送给了朱允熥。
好歹朱允熥也是吴王!!他要是真的干了点什么,谁又敢把他怎么样了??
武凝雨叹息一声道:“可是,这事情......”
“你看到的是现在王川的落寞,如果有一天,王川以商人的身份,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控着国家的重要资源,殿下都要听他的。你认为这个帝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小的时候跟在殿下屁股后边,殿下就和我说过,商人嘛,有的钱赚就行了,不能让他们太膨胀了。”
“如果商人掌控了粮食,铁,盐,茶,马,他们就会膨胀到在朝廷里培植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国家被商人掌控,底下的百姓得到的只是商人的那点点怜悯心的施舍,还要感恩戴德,朝不保夕。”
“天下之大,竟无一块立锥之地!”
“所有关系到民生的产业,关乎到国家安全的产业,只能掌握在殿下手里,也只有殿下会把天下的子民放在心上。”
“哪怕这个殿下在如何荒唐也罢。”
“遍数历朝历代,文官易主而侍。换个老板,继续贪就是了,商人,也没好那去!”
朱允熥目光深邃,单单王川这一手做空玩的,虽然是场骗局,但他真的做的让人感觉恐惧。
这样的人?还是不要给他机会控制国家的重要物资才好
一旦他有机会,无论是为了展示他自己,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都会和国家的利益相互冲突!
“可是,火器制造局不也有商人参与嘛。”
武凝雨疑惑道。
“这你就不懂了,政治嘛,所有的势力都可以用到,可以用,也要防着,说小了是保护自己的帝位,说大了是维护国家的安宁和平稳定发展。”
“南京,扬州的火器制造局,苏州商会占比例不足百分之十五,民间散商占不到百分之五,七军都督府的淮西勋贵们,占不到百分之二十。”
“看着是火器制造局在苏州商会的管理下运作,幕后老板还是殿下,这叫给他们喝汤的机会,不能吃饱,不能饿死,让他们拼了命的工作!”
朱允熥笑了笑,小时候他还不理解方世玉为什么防的这么紧,他学的那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他做了王爷之后,这一套方法似乎越来越不适用了。
甚至他能感觉到,坐在方世玉的位置上,所有人都要用到,所有人都的防着,所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过是欺骗那些被利用者罢了。
便如同朱允熥所说的那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