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五十三章、乘风破浪会有时(第 4/4 页)

    这么多年,经历和目睹的大事多了,一些内幕南易也清楚,一个企业、银行出现大事故,就是所谓的暴雷,在众人皆知的那天的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前,其实有那么一小撮人已经知道,并悄悄的制定好了解决方桉,并模拟了好几次。

    暴雷,只有普通人才会懵逼,有准备者总是云澹风轻。

    就像日本央行准备软着陆,并在暗中准备着合适的时机实施解决方桉,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管是股市还是房市的坑都太大,并不是那么好填,何况还有很多势力不希望这个坑被填。

    南氏也是一样,谁要对付填坑人,南氏绝对会帮帮场子,多了不敢说,五十亿美元之内随意招呼,随时准备着冲上去壮烈牺牲。

    美股呢,经历过黑色星期一之后,有过短暂的沉寂和调整,接着就迎来第二波牛市,到目前为止,美股的股指再度翻了一番。

    过去的几年时间,美国的大型企业都在实行全球化战略,推动企业盈利找到新的增长点,很显然,它们找到了,所以才会出现美股的第二波牛市。

    说到全球化,这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词汇,早在19世纪的殖民时代,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大国从殖民地进口原材料,再将本国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就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

    不过现在的全球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一次全球化主要由跨国公司所推动,是销售上的全球化,更是生产上的全球化。

    销售上的全球化,即是美国企业将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20世纪初直到60年代末,美国一直是一个商品净出口国,销售全球化的现象持续存在。

    不过八十年代美国企业对外出口形式出现了明显变化,其开始更多出口无形商品——服务。

    自里根改革和个人计算机革命以来,美国诸如科研、娱乐产业等服务业进步巨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领先优势,是美国服务业出口全球的前提。

    生产上的全球化,则是指美国企业逐渐将制造环节外移至海外发展中地区。

    经历了70年代物价和工资的快速上涨后,美国的人力成本已经过于高昂,不再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所以,很多企业开始在海外建厂,或将生产环节外包给海外公司。

    美国本土企业则更多的负责研发、营销等高附加值服务性环节,而纯粹的加工、制造企业数量大为减少。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美国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了服务技术优势,规避了人力成本劣势,最终保持了盈利高增长,全球化因此成为美国经济动能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的必经之路。

    对全球化会发生在八十年代,情策委很早有做过预测,后来又做过分析,这种现象有技术上的必然性,也有政治上的偶然性。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八十年代初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革命,极大的减少了跨国企业全球管理的成本,通过先进的个人电脑和远程通讯技术,跨国企业总部可以及时的了解世界各地分公司的经营销售情况,并即时作出决策指挥。

    因此信息技术进步是跨国企业形成的重要条件。

    从产业分工的角度,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服务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因此全球化也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全球化符合美国企业扬长避短、将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地域脱钩的大趋势。

    政治上的偶然性,则体现在八十年代世界政治风向突变,东西方冷战快速消融,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对外开放,数十亿人加入全球贸易体系,给了全球化更有分量的定义。

    整个八十年代,美国经济虽然在服务业的强劲增长下度过了数年繁荣,但是由于高端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过少,美国的失业率始终没有回落到5%这一自然失业率之下,失业问题成为里根的心头之患。

    他这个老中医开出的药方就是进一步支持服务业,进一步去监管化,特别是金融行业松绑,去掉监管之后,有望成为美国经济又一支柱,最终能够帮助解决失业问题。

    美国金融行业的系统性监管最早可以追朔到罗斯福新政,其中大部分政策是罗斯福总统和他的执政团队,在大萧条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

    半个世纪之后,里根认为这些监管政策过于老旧,已经严重制约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快速成长,因此开始着手金融自由化改革。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并不认同里根的去监管化观点,他反对里根的政策,认为金融监管政策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来说十分有必要。

    里根没有听进去沃尔克的话,反而在1987年将这个美国经济的功臣从美联储扫地出门,换上了支持金融自由化的艾伦·格林斯潘,为自己的施政扫清了障碍。

    这一时期美国的金融自由化前后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利率自由化、地域自由化和业务自由化。

    早在70年代滞胀时期,受通胀率大幅波动的影响,市场利率也经常随之波动,无法和政策利率相匹配,因此行业内有了利率自由化的呼声。

    改革前后经历了16年,到1986年3月,随着所有存款利率不再设限,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全面实现。

    利率自由化改革紧锣密鼓的实行同时,美国各州也在放松商业银行地域经营的限制,198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新英格兰地区跨州经营的互惠性法律,拉开了各州立法解除银行业限制的序幕。

    到目前为止,全美只有寥寥几个州没有对外地银行开放。

    实际上,维尔银行已经在为进入其他几个农业大州做准备,美国的农牧场主日子是否好过,还是要看华尔街的眼色,只要华尔街资本在牛肉期货上震荡几下,不少养牛的牧场就要面临破产,自己的牧场要被银行收走的危险。

    神农南粮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南氏的资金在背后支撑,把神农南粮独立出去,让它自生自灭的话,它现在应该已经倒闭了。

    南氏一直在金融和粮食大宗交易之间左右挪移,东边亏,西边来补,套利保值和期货操控一直配合着贯穿始终。

    要说起来,神农南粮体系里,王母果业的盈利率一直是最可观的,也是最省心的,水果不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受到的监管和桎梏自然就少,操控市场就相对容易。

    在小范围内推动价格上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艘运水果的船迟几天靠岸就可以让水果涨好几块上去。

    特别是王母果业是全产业链布局,水果一时卖不上价,根本不用急着低价往外抛售,完全可以生产低端果酱、果汁,果渣也可以用来制作饲料,就算五六年不往外销售一颗果子,王母果业也能支撑下去。

    新鲜水果和二次加工之间可以随时调剂,拥有很大的主动权,根本不怕别人操控市场,也不怕市场崩塌,只要还有人吃水果,王母果业照样活得滋润。

    总而言之,未来几年,南国银行体系会为神农南粮点亮它的金融属性,左手粮食大宗,右手金融做空,今天大豆翻番,明日小麦五倍。

    南易摇摇头,不再让自己的思绪深入,脱缰的思想被他一把拽了回来继续思考五千万的燃眉之急。

    伦敦金好像也没什么搞头,现在黄金市场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战斗,南氏虽然一直在往苏修运粮,可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苏修的粮食缺口很大,而外汇储备非常糟糕,苏修最近都在悄么么的抛售黄金换外汇好买粮食。

    南易就那么几万块钱冲进黄金市场,一秒钟就啊呀,三秒钟就得追加保证金,五秒钟被踢出局。

    黄金不行,棉花、小麦、油菜籽、燕麦、黄豆、玉米、糖、咖啡、可可、猪、木材、白银、铂、铜、铝全都玩不动。

    “唯一有点搞头的只剩下橡胶了,要不先口头承诺赞助什么阵线、革命军一笔资金,然后让他们表示一下诚意,去我指定的橡胶园放几把火?这好像还真挺有搞头,比和赌徒合作射杀鸽子的主意靠谱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慢性沉迷 顶级诱捕公式 理我一下 小浓情 天之下 仵作惊华 上瘾 娇瘾 悍将 文物不好惹 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 宠她 少汪几句 刺青 谁把谁当真 逢春(冯橙陆玄)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