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乘风破浪会有时(第 3/4 页)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挣钱是会上瘾的,货车司机不可能因为单程赚的已经不少,就不接返程的单子。
垦殖集团完全可以成立一家独立的司机之友信息服务公司,一个个网点撒出去,收集货运信息,司机想接回头单可以去网点歇歇脚,喝上一泡茶,等着工作人员按照地区对接单子,对接成功,司机赏工作人员俩茶水钱,就可以开车美滋滋的返程了。
不用问单子是哪里接来的,也不用问是不是按回头单的价格接的,这种问题问出来太尴尬,不好回答,追问的急了,工作人员只会说是亏本接的,司机之友的宗旨就是牺牲自己,为司机解决一切烦恼。
司机之友的设想很完美,但是现在的司机能耐的很,哪用的着别人帮忙,这种公司只有傻帽会开。
关于这个问题,就要说到南易经常挂在口头的“共同富裕”,一个司机每个月烟钱八百,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干运输是一门好行当,那还不得老乡带老乡,熟人带熟人一起干啊。
当司机不能做给别人打工的司机,得做自己拥有大货的司机,车子、人都是自己的,那挣的才叫多。
“什么?没钱?买不起车?”
“不用慌,在你的城市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一家司机背靠背公司,别怕,推开大门走进去,大胆的告诉工作人员你要买大货,只要你在街坊四邻里口碑好,有那么两三个人愿意给你担保,这家公司就会借钱给你,利息才不到10%……”
司机背靠背公司借钱给司机买大货,发展壮大大货司机队伍,让这个行业卷……大家一起发财,自然就有利于“司机之友”开展业务,至于司机借了钱没有渠道买车的难题,司机背靠背公司也会帮着解决。
司机背靠背公司有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海棠贸易,这家公司可不得了,在苏修很有门路,有能耐把皮实便宜的大货弄到国内,买他们的车绝对实惠,而且利息还可以降两个点。
信息平台->借贷挂靠->汽车销售,一环套一环,汽车销售还可以拓展出汽车维修、汽车改装装潢、代理保险等等一系列的业务,不管是自己做还是拉进合作伙伴,在一段不远的时间内,这些都是前景很可观的行业。
“妈的,为了吃个鸡腿养只鸡,为了养鸡搞个养殖场,然后又搞配套饲料厂、屠宰场、零售店,我这是在套娃啊,动作会不会太大了?”
南易抚了抚下巴,短暂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往这个方向推进,赚钱倒是其次,这样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奔小康。
“爸爸,菜来了。”
菜上齐了,南无为见南易没动静,就推了推他的手。
“喔。”南易回过神来,拿起快子夹了一点芥蓝到南无为的碗里,“你多吃一点青菜。”
南无为划了一口饭说道:“嗯,爸爸,我还要高笋。”
去的地方太多,南无为和南易一样,说话的时候也会夹杂一点方言中特有的名词,说话的时候就会有点串。
“好。”
南易应了一声,夹了一点素炒茭白到南无为的碗里,先顾着南无为吃,等他吃掉半碗饭,南易这才吃自己的。
……
第二天。
天气依然炎热,南易窝在家里没出门。
下午接近三点,南易把中午外卖的碗快交给来回收的饭馆伙计,请人家喝了一支汽水,就跟着一起走到院子里。
树上,又站着两只鸽子,虎崽说嗉囊依然是破的,脚上还是有环。
南易一听,顿时起了兴趣,叫上南无为,给望远镜的镜头包了两层纱布,在上面割开一个小口子,又戴上一副墨镜,拿着望远镜上了二楼的阳台。
能成为赛鸽的鸽子肯定经过训练,它们有固定的飞行路线,一般情况下不会到处乱飞。
南易和南无为两人分工,一人观察一个方向。
大概观察了半个小时,南无为忽然叫道:“爸爸,三点钟方向,有七只。”
南易调转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看到大约35米的高度有几只鸽子往东北方向快速飞行,速度起码有90公里/小时以上。
“飞的很快,应该在比赛中,也不知道赌的有多大。”
鸽子一闪而过,速度太快,样本太少,南易无法预估它们的飞行边界。
“飞行边界800米,鸽子的飞行高度30米-45米,飞行速度92公里/小时左右,匀速直线飞行,风速平缓,无需考虑湿度,射击距离45-170米,仰角65-75度,psg-1采用北约7.62x51口径弹药,弹头直径7.82毫米,弹颈直径8.58毫米,重量……计算一下该布置几个狙击手,才能有八成以上的准确率把指定的鸽子打下来。”
“呃……爸爸,没法算,你没告诉我狙击手的枪法怎么样,psg-1是半自动还是拉栓,每个狙击手的两枪射击间隔。”
“psg-1是半自动,狙击手的水平就不好说了,假设所有的数据都提供给你,你能不能计算出来?”南易放下望远镜说道。
“爸爸,我可以的。”
南易点点头,郑重的说道:“爸爸相信你,咱们家无为的数学天赋很高。”
“嘻嘻嘻。”
“别傻笑了,天还很热,我们下去。”
南易带着南无为回到楼下,让南无为继续回竹床上纳凉看漫画,他自己往边上的竹躺椅上一瘫,一动不动。
这段时间,南易有一种无力感,他根本想不到一个月仅靠微本赚取五千万的办法,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到五十个价值百万,还能快速推销出去的金点子。
他的记忆力也不行,他不记得今年接下去的日子会发生什么大事,唯一的记忆就是“黑色三分钟”,只记得它是关于世界杯预选赛的事件,但具体是什么,他压根就不知道。
不是没记住,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只是无意中从哪里听到一点只言片语。
不过好在上辈子的记忆管不了多大的用,他记忆中的经济大事,无一不是有人推动之下的必然,目前还没发现有一例是偶然性事件,或者,早个几年就可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断出来。
记忆不灵,最近也没什么投机的机会,日本股市还在涨,可涨幅已经不再那么夸张,日本央行早就发现贷款狂热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只不过现在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软着陆的策略问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