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章 管理者也需要修炼成精(第 4/4 页)

    建立一支高效团队其实很简单,只需具备三项条件便可以办到:耐心、明确的目标、支持。

    你的任务成功与否与他们呈交的最终结果存在直接关系,因此,你必须让他们清楚自己对于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又期望他们达到怎样的水准。

    传达到第一线的目标表述越清晰,你所得到的结果便越有可能令你感到满意。

    你希望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你希望通过何种途径得到它?

    要在何日何时完成?

    这一切都需要明确告知你的下属,但是要注意,这里也存在一个陷阱。

    大多数管理者都会告诉自己的员工怎么去处理项目中的每一步骤。

    倘若不希望自己的团队陷入分裂,最好离那个“怎样去做”远一些,应集中精力去抓你想得到的最终目标,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你想要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子,越详细越好。

    对他们讲,如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来找自己,给予他们充分自由,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

    为他们预留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使之发挥出最高水平;反之,如果提醒他们应该如何一步步地完成项目,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如同一个机器人一般,只依照程序做事,最终只会导致团队效率大幅下滑。

    也许,我们即将陷入一个危险地带。

    如果员工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要将任务从他们手中夺走,克制住自己收回成命、代替他们做事的冲动。

    “我就知道他们不会按照我的命令行事!”

    “看到了吧!事情到了最后,还得需要我亲自出马。”

    这样做不但会彻底毁掉团队中授权与受权的理念,也会破坏领导与雇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举动只会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

    其实,如果下属最终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标准,这是你的错误,而不应责怪他们。

    首先,你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最终成果,而不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每一步骤。

    如果最终结果与你的预想有出入,其原因很可能是你当初传达到前方的目标表述得不够明确,或是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

    重新为他们指明方向,允许他们进行修补、返工,即使这一过程重复了20次才得以达标也无所谓。

    这种尝试可以使团队快速成长,此后他们将会更加信任你,且每一次工作都会完成得非常漂亮。

    1.帮助下属改正,而不是打击

    当团队需要作出调整时,作为管理者均会为自己创立的团队感到担心。

    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损害团队士气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去追求成功。

    记得吗?

    他们最终能否成功,你是决定性因素。

    在工作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对其进行检查,然后为他们提出建议或提醒他们进行微调,确保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行进,直至最终达成你所预期的要求。

    记得不要触伤他们,应首先对其予以鼓励,对他们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随后再指明他们需要作出的调整,如果有必要可以让他们重新返工。

    员工愿意学习怎样去取悦自己的上司,希望每次均能为上司提供完美的作品。

    因此,在提醒他们该怎么做之前,应给予他们适当的赞赏。

    你只需告知他们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产品,对其强调哪些地方需要作出改进、调整即可,且越详细越好。

    督促他们不断作出改变,直至完美无缺。

    当他们胜利完成任务之时,记得要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一下。

    当你成功扮演了表扬者与鼓舞者的角色之后,你便赋予了他们动力,你的团队也会随之成为一台具备高性能发动机的机器,他们会充满干劲,并且会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建立起一支稳固且全力支持自己的团队,对于一名新晋升的管理者而言意义非凡。

    团队效率有多高,其管理者的效率就会有多高,如果没有团队的高水平发挥,他们根本无法如此之快地达到预期目标。

    你的团队就是自己成功的基础,因此利用一点时间确保其高水平运行,这样便能收获最佳成果。

    2.敢为下属挺身而出

    如果你肯为自己的属下挺身而出,排忧解难,你的队员就会誓死效忠于你。

    尤其是有外人在场时,即便你认为或已经知道是他们做错了,也要为其挺身而出。

    应该这样去想,他们犯错,是你教导无方所致,这应该是你与下属关上门自行解决的问题——没有其他任何人在场。

    承认自己的下属犯错,或是告诉人们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名员工,这种做法绝对不明智。

    要使你的下属知道,无论出现任何状况,你都会保护他们、支持他们。

    如此一来,你便可以将自己的团队更为有效地团结起来,不要将责任推到他们身上,指责他们所出现的问题或错误,不能让公司高管解雇自己的员工,要充当他们之间的缓冲器、充当下属的保护伞,维护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是你的下属,是你的团队成员,所以,你应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地保护他们。

    3.善于表扬下属

    对于自己下属的建议及工作,应予以公开致谢,没有什么会比上司抢功更能摧残一个团队的士气。

    作为一名上司,在下属需要夸奖之时,一定要及时予以满足,而在自己受到奖赏或表扬时,应将个人努力放在一边,将其视为整支团队的荣耀。

    如此一来,在他人眼中你将是一名强势的领导者,而在自己下属眼中,则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上司。

    43.划清界限,不要越俎代庖

    皮尔·卡丹用人颇具眼光。

    譬如在北京筹建马克西姆餐厅时,他派了两名全权代表,这两名代表各具特点,各有千秋。

    为了表示充分信任他们,卡丹规定,凡事经两人同时签字后,即与卡丹本人签字具有同等效力。

    事实证明,卡丹的做法是正确的,这两个配合默契,成绩出色。

    许多管理者认为他们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即是提供建议、解决问题,事实上并非如此。

    你是一位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宗教领袖,需要你唾沫横飞般地回答各种问题。

    若要从本质上提高工作效率,你需要引导员工去揭示自己已有的答案。

    皮尔·卡丹正是懂得用人的艺术,身为一个管理者,只有信任下属并授权于他们,公司才能真正地壮大起来。

    没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是不能作出巨大成绩的,你一个人的优秀并不代表一个团队的优秀。

    实际上,这正如“木桶理论”中所说,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的优秀并不能带来团队整体效益的提升。

    所以,优秀的管理者并不是表现个人的优秀而在于如何激发团队的潜能,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成为优秀的员工。

    当你发现你的下属无所事事时,首先应该反思的或许并非下属,而是你自身。

    许多企业管理者喜欢事必躬亲,大事小事一人说了算。

    记得一家国内知名商业杂志曾经围绕“一个人说了算”的话题展开讨论,管理专家们一致认为“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不仅无益于企业,而且还会将企业带上歧途。

    当管理者事必躬亲时,他便是在抢夺下属的责任。

    他们或许是担心下属的能力问题,或许是为了体现自身的权力,也或许是对公司事务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但是,一旦他们介入了下属的事务,下属将无法开展自身的工作。

    早在20世纪之初,通用汽车的首席执行官斯隆便已经强调分权的重要性,然而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身边的许多管理者依然不理解授权的重要性。

    不懂得授权的管理者大多是因为对下属缺乏信任,而并非出于对下属能力的怀疑。

    这其实是一种“权谋”在作怪。

    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管人”思维,或许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采取“人管人”的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当企业的规模足够大、人员足够多时,继续采取这种方式,只能使企业内部管理产生混乱。

    我们了解的一些案例证实:不懂得授权的企业家,要么最终带领企业走向失败,要么像诸葛亮一样劳累而终。

    许多管理者强调员工的职责分工,追求责任分明,事实上他们自身却在不断打破企业既定的规则和制度。

    因此,当你感觉到企业内员工的责任在相互推脱时,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身。

    也许有个别员工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大多数员工渴望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

    当管理者越俎代庖,下属将失去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们将会对企业产生厌倦感,最终失去原本高涨的工作热情,过激者则直接选择离职。

    一些管理者总是担心下属的能力,交代一件事时往往会随口说上一句:“这件事或许有一些难度,这样,你可以请小x帮忙一下。”

    这一无意中脱口而出的话,则成了他推脱自己责任的理由和平台。

    当你询问下属这件事情的进展时,他或许(大多将肯定)会告诉你:“我请小x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他现在还没有给我答复,一会儿我问一下他。”

    就是你的这么一句话让你的下属成了小x的上司。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你可以想象出来他是如何跟小x交代的:“老总说了,你解决这个问题很有经验,所以一定要请你帮忙!”

    你的一句话成了他命令小x的理由。

    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往往正是这样相互转移的,工作中相互推卸责任、借口漫天飞舞的情况也是这样产生的。

    因此,当你给下属派发任务时,首先要明确这件工作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便是需要许多人一起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工作,也必须由某个人全面负责。

    否则,你就阻止不了推卸和转移责任这一问题的发生。

    许多人在问题面前总是会寻找别人的过失,而事实上问题正出在自己身上。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你所寻找的往往就在你身上。”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如何面对自己的下属,提升这支团队的整体实力呢?

    1.引导员工说出自己的建议或方法

    不断为自己的下属提供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一切问题,致使团队效率低下,这全部都是由一个人所造成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对于领导者而言,“建议”是一个极难摆脱的困扰。

    如果没有任何人提出意见,“成功”将会缺乏辅助力或是动力,而一旦建议被证明是错误的,那提建议者将会首当其冲,饱受责难。

    如果员工一直依靠你的帮助才能够解决问题,他又怎能成为团队中的栋梁之才,怎么能高效、彻底地解决问题呢?

    要知道,事实上员工原本就有自己的答案,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进一步确定这些答案,这不但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处理问题,而且能够充分地授权与他们,如此一来,你便可以创立一支机动性较高的团队,同时又能避免自己陷入麻烦之中。

    如果你直接为员工提供答案,他们的失败就会只有一个理由,而为团队失败背黑锅的人又是谁呢?

    毫无疑问,就是你!倘若你能够引导员工,让他自己得到答案,他必然会竭尽全力去争取成功。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主意,他自然要为结果全权负责。

    员工执行上司的意见时,只是“有可能会做到”而已,但如果他们履行的是自己的构思,那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他的责任,他无可逃避,唯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

    2.以提问题的方式帮助下属寻求答案

    如某员工向你征求关于某一问题的建议,你知道答案,并几乎脱口而出。

    如此一来,你认为该员工能够从中学到多少?

    肯定不多。

    与其如此,还不如向其提问“你此刻是怎样考虑的”、“你的优先选择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努力的最终结果会怎样”,将会更好。

    你在上述事例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下一个问题,引导他将最终答案一步步揭示出来。

    一旦他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则表示你赋予了他两样礼物:其一,授权他全权解决此事;其二,成功引导他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这是他的主意,而不是你的。

    也许该员工找到的最终答案正是你想提出的建议,或许他所找到的答案要比你的建议更好。

    但无论怎样,此时这一观点的所有权归属于该员丁。

    如此,员工便在无形中参与到了决策之中,并得到了上司的认可,继而他会认真负责地完成此项任务。

    任何一位上司都拥有重复建议及大声发号施令的权力,但利用些许时间赞赏并激发员工的能力,才是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标志性责任。

    当你的下属感受到尊重与认可时,他们就会感到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并非是在执行上司的要求,他们会满怀激情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地执行看似毫无意义的命令。

    如果你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他们就会毫无反抗之词,他们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潜能。

    在此期间,你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为他们插上一双翅膀,然后指给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自由地向更高处飞去,而不是圈住他们,要求他们跟在你的身后,任何问题都要按照你的方式进行解决。

    他们并不是小鸭子,而是一个个独立的、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渴望实现目标的欲望与曾经作为员工的你毫无二致。

    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最佳方式,发挥出自身的才干。

    44.你的最终目的:取胜才是硬道理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消除边患,发展生产,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他该心满意足了。

    但是,从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挣扎过来的杨坚,亲眼目睹过以前那些统治者的荒淫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他最痛恨奢侈糜烂、坑害百姓的行为。

    他不仅身体力行,节俭治家治国,而且用严刑处置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吏。

    严刑往往无法彻底杜绝统治者们的荒唐。

    杨坚的法律终于要面对自己的儿子,因为他们依仗皇室的权力,坏事干得比任何人都多。

    但是,杨广是个工于心计的阴谋家。

    骄奢淫逸,他丝毫不会逊色于自己的兄弟,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浪形骸的时候,于是他把自己伪装得极为巧妙,以博取隋文帝的信任,好取代太子杨勇。

    于是,一有机会,杨广便在隋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俭朴和仁爱,终于骗取到隋文帝的信任,最终,文帝废掉了杨勇,立他为太子。

    604年7月,文帝病重,杨广残忍地将父亲杀死,又杀了哥哥杨勇,迫不及待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始了挥霍无度、荒淫无耻的生活。

    他就是隋朝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不管怎样来贬低隋炀帝,他在攀登权势这条路上最终走向了成功。

    这全都得益于他的忍耐和心计,由此可见,在没有大权在握前,你一定要规规矩矩按照别人的规则办事;想要改变规则,只有等到自己掌握了权力之后再说。

    不要每天按部就班地从事工作,空想着天上会掉馅饼,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自己造势。

    你的付出本应得到高度赞赏,不要让一些“潜规则”成为你职场上的绊脚石,阻挡你的前进。

    太多的人放任这一阻碍体系控制自己的命运,事实上这一切均由你来决定。

    是为自己敞开机遇大门,还是亲手将其关闭;是让公司对你放心,随即委以重任,还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威胁,然后将你扫地出门——这一切均取决于你作出怎样的选择。

    其实,公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神秘,他们只不过是在根据你的选择作出相应反应而已。

    每一个人都具有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你可以亲自对其加以体验,它能够令你的职业发展道路朝着自己的希望延伸。

    如果你不懂得“公司游戏”的潜规则,你就无法塑造一个成功的强者形象,也就无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倘若你认为有必要为公司贡献自身价值,那就要学着以合适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让他人去倾听你的声音,让老板看到你的价值与才能。

    大多数人最终会发现“公司游戏”其实并不好玩,因为这种游戏需要作出改变。

    不过一定要记住,只有你攀上权力的巅峰时,才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到那时,人们均会感受到你的影响力,真正的变革只有此时才会开始。

    许多人遭遇挫折后才明白,美国公司的内部变革均是自上而下分层推行的,从未曾出现过自基层或中层发动的变革。

    没有公司内部高层势力的支持,任何人希望改变现状,其最终结局只会有一个——被公司抛弃或幻想破灭。

    相反,若是公司高层准备彻底推行变革,整个公司则均要随之作出变动。

    绝大多数员工均憎恶“耍花招”,其实,厌恶“耍花招”、不满现状的职员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只有这种人走到领导的岗位上,才能够作出真正的改变。

    试想,如果居于管理层的人都喜欢“耍花招”,我们的公司文化及职场环境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如今我们有机会打破这种循环,你的职位越高,对于本公司及企业整体运营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就会越大。

    此时此刻,是我们改变这种潜规则的时候了,让它更容易被我们每一个人所掌握,使我们更接近成功。

    最后,衷心祝你好运!当你终于登上权力巅峰之时,要对那些良好的工作规则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谨记于心。

    要知道当你步步高升之后,对于公司的影响就会越发强烈,最后甚至公司亦会带上你强烈的个人特征。

    因此,在你开始工作之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一定不要忘记,曾几何时,你为博得上司或主管的认可而使尽了浑身解数(到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升职后你很快就会忘记作为一名普通职员时的感受,随即便会脱离原来的团队,与他们不再来往),一定不要抛弃那些曾令你走向成功的原则及品质——今日今时,它们仍然是你更进一步的基础,仍然可以有效地保护你。

    我们需要智勇双全、颇具爱心的人作为我们的领导。

    凭借自己的能力,攀上高峰,只有此时你才能够成为众人的楷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嬉游花丛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小老板 重生之民国元帅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世子妃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