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领导相处并不难(第 3/4 页)
但是女上司有时在视野上不够宽广,因此你发现后,不要视而不见,而应当适时地告诉她,只要你的方法适当,她就不会生气。
不管女性上司如何坚强,当她的家庭、情感或身体出现了状况后,也会很容易显露出脆弱的一面,而这种脆弱也会被她们带到工作中来。
这时,你会发现她可能无端地发火,尤其是那些处于更年期的女上司,脾气会非常暴躁。
在这种情况下,你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她,而应当“躲避”,并且还要努力适应她。
即使是被她训斥,也不要耿耿于怀。
要做到心胸宽广,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和上司闹僵,甚至辞职。
也许女上司会更注意你工作中的细节与态度。
聪明的你,只需要多花点心思,多创造一些与她沟通的机会,就能给女上司留个好印象。
19.你也有选择权,选择老板须谨慎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是美国非常畅销的一本书,书中教导女孩子不要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做个时时听话的乖女孩,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活得率性和精彩。
其实老板也是一样,没有主见、充满人情味的“好老板”,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坏老板”才是职场中的一所好学校。
“好老板”扮演着所谓“人见人爱”的“好好先生”的角色,员工任务没有完成,他情有可原;员工犯了原则性错误,他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订单丢失了,他觉得没什么了不起。
“坏老板”的表现却完全相反,甚至有时候会对员工的某个小缺点锱铢必较,甚至暴跳如雷。
“坏老板”和“好老板”对自身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好老板”更容易原谅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习惯性地为自己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坏老板则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厉,行事果断高效,注重行动表率,对客户的需求更加关注,对成功的欲望更加强烈,具有天生的领导气质,他绝不允许在自己身上存在低级错误,他甚至会自我惩罚。
“如果你有机会重新选择老板,你是选严厉的老板,还是选宽厚的老板?”
作为雇员,当然是希望有一个宽厚的、比较好说话的老板。
但是,人的惰性是一种本能,一个公司如果不加以严格的管理,这种惰性就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压倒人的理性。
无数证据表明,“坏老板”领导团队的执行力远远胜过“好老板”。
微软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对着完不成任务的员工骂粗话,对着不能迅速领会他们意图的员工讽刺挖苦是常有的事;华为的任正非更是取笑他的财务总监“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甚至跟新员工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联想的柳传志在一次cctv《对话》节目就坦诚自己办企业时拍过不少次桌子,骂过不少回娘;史玉柱在创建巨人时更是出名的暴脾气:以“砸冰箱”和不允许员工随地大小便管理起家,被誉为中国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教父的海尔张瑞敏说过“伟人首先是恶人”;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和戴尔电脑的迈克·戴尔更是it业的著名“恶人”,拉里·埃里森甚至在企业员工的衬衫上直接印上“杀死对手”的挑战性宣言;被喻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更是有个杀伤力奇强的绰号“中子弹杰克”……你可以骂这样的老板简直“坏透了”,但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坏老板”却做出了一家高执行力、高绩效,而且是当代最卓越的企业。
苹果人说:“制造好产品不能靠民主,得靠有能力的暴君。”
乔布斯的暴君作为,让苹果一直好下去。
现实中,绝大多数老板是介于“好”与“坏”之间,所以,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平庸的企业,而那些失败的企业则往往是由那些“该好时却坏,该坏时却好”的老板所经营的。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是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
洞察职场成功者的关键在于,选对了老板、做对了事。
选对了老板,便可以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入海,飞鸟入林,可以实实在在地大展身手;做对了事,就能用真实业绩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并收获可喜的成果。
无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对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已久的中年人,重新选择工作时,可以参考这样一个标准:大公司选文化,中型公司选行业,小公司选老板。
在刚刚创业的小公司,老板则是下折不扣的“灵魂人物”。
老板的眼界、能力和管理方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个人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老板总是与公司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小公司来说,老板可能就是投资人、股东,他们能直接与你打交道;对于那些规模大的公司来说,中间有许多层级,投资人和股东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我们称之为老板的人和我们一样是被雇佣者,包括ceo、总经理、分公司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直接和间接地管理我们。
选择公司,老板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找工作时,老板有权选择员工,同样,员工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
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个人创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在人生某一个阶段甚至一辈子可能都要扮演雇员的角色,选择一位值得追随的老板,是个人前途的最大保证。
也许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样的老板是值得追随的,但却有能力判断谁是不值得追随的老板。
以下列出的几种特质,可以作为面试老板的一个参照。
1.没有成功经验的“好”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场已闯荡多年,经营的企业少说也有三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经验,而他却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独到之处。”
此时,你应该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
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相反地,若连续数次都未能尽其全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点,因为不好的运气不会都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若你的老板属于此一类型,那你就必须仔细探寻他多次失败的原因。
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2.事必躬亲的“好”老板
“每一件事情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
这是很多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
如果老板事不问大小皆要亲自参与,他怎能期待下属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出错的机会自然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
如果你不希望永远待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便最好选择一位懂得授权的老板,不要在意公司目前的规模大小。
除此之外,事必躬亲的老板也无法留住真正的人才。
一位有创意、有个性的人才绝不希望老板常伴左右。
同样地,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绩效呢?
3.轻视财富的“好”老板
这类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赚这么多钱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追求利润,利润是公司生存的唯一命脉,又何必刻意加以否认呢,或许你有机会经常与这类老板共餐,但是你永远学不到攫取财富的本领。
4.管理不严格的“好”老板
一个严厉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就会严肃地批评部下。
这样的话,部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部下会为了不再遭受同样的不舒服就不再迟到,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进一步说,如果每个部下都知道这个老板很严厉,工作不做好不行,整个公司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公司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相反,一个对部下很好说话的宽厚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都睁只眼闭只眼,其结果是公司的业绩下降,企业破产,个人失业。
好老板与好教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可以让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办公室变成一个学习的地方,他们使你确信,你和你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给你信心,让你大胆开口,勇于承担责任,对今后的人生充满憧憬。
一句话,他们是一个知道如何启发和教导你的导师型老板,而不仅仅是对你感情好的老板。
20.和老板谈公平?
你应该清醒一下了
lily刚进公司做企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另类待遇。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行政主管阿c的手机费竟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到阿c天天坐在公司里,从没听她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信费?
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lily借汇报工作之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信费吗?
“可是阿c就有呀!她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
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
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上司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lily每月才一百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啥意思。
可是偏偏她就和阿c较上劲了,见老板没动静,她既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阿c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
那是老板的私人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阿c的名字,公司里人都不过问此事。
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这不是找死吗?”
lily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看阿c的时候也不眼红了。
公平,这是一个让我们很受伤的词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在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寻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会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无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化,企业永远是个金字塔;既然是个金字塔,就必然会有上下之分;既然有上下之分,就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企业作为一台利润压榨机,与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欢“效率”;在一个公司内部,如果没有适当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会因为自己的“仁义”而失去竞争力,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
因此,在现实生活之中,永远不会出现你在书本上看到的那种“公平”,如此一来,你也不可苛求领导能多么公正。
小f今天非常郁闷,他无缘无故地成了老板的出气筒——被老板痛骂了一顿,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小f所在的人力资源部门经常外出,所以带公章办事是很必要的。
比如,社会保险工伤类、劳动纠纷类、医院结账、法院起诉等,尤其是社会保险部门需要用到公章的地方更多,而且用到公章的文件也是不能带回公司来盖章的。
这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公司的公章每天、每个部门,或者和银行有关的也都经常用到。
这就造成使用公章的冲突,况且老板也经常把公章放在身边,以便自己随时用到。
最终为了大家办事的方便,小f的老板就专门做了一个假章,专门交给小f的人力资源部门使用。
假公章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有人知道,包括小f在内。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这假公章的边缘部门出现了残缺,虽然小f对此也很疑惑,并向上级主管反映过类似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音信。
于是,小f依旧使用这假公章盖文件,但是恰巧有一次,社保站的站长查资料就发现了假公章的秘密,并打电话给小f的老板,当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导致小f的老板颜面无存。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老板进行了报复,把火撒向了人力资源部,并找到了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小f。
小f当然感觉很委屈,辩解自己一直不知道假公章的秘密,而且也反映过此事……但是老板根本不听,完全把他当成了出气筒。
从此后,小f记取了教训,每次外出用到公章就会去老板那申请。
但是问题出现了,星期二用到公章找老板申请时,老板不在,导致办事人员和司机都空等了一天,最后只好推迟了行程,改为星期三的下午。
为了以防万一,星期三的上午小f就跑去老板那里申请公章,但是老板却提起上次的事情,将小f再次责难一通,结果仍旧不给小f公章,并甩给他一句话:“下午用公章就下午申请,上午我要用!”
小f解释道:“已经和别人约好下午出发,我怕您下午不在。”
老板火了,“怎么会不在?
每天上班时间我都在!”
尽管小f百般解释,老板都一一辩解了,结果还对小f的表现很不满。
“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
在公司里,老板就是老大,老板就是权威,就算他犯了再大的错,身为下属的你也不能说他的不是。
不要心中抱怨这对你太不公平了,更不要说出来,不公平的现象太正常了,对于职场上种种不公平现象,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必须接受这种现实,并且最好是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现实,淡然地对待它,把它作为家常便饭一样。
追求公平只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追求真理”的正义使者也容易讨人嫌,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申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也就能够见怪不怪了。
虽然在表面上公司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但是潜规则却警醒我们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
公平,实际上只是领导者自由掌控的弹簧。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
因为你和老板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就决定了你和老板之间没有所谓的平等和公正。
你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来看清楚问题的根源。
1.你对老板效忠,老板却不会对你效忠
你和上司之间,是单向的效忠关系。
你对上司效忠,他却不会对你效忠。
所以从实质上讲,上司是不需要对你负责的。
而上司对你的关照度有多少,并没有契约或者权力进行约束,你对此毫无办法。
这的确是不公平的,但你应该明白,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为什么历来有这么多人想爬到高位上去?
就是要享受这种高海拔的魅力。
所有人都臣服在你脚下,并且对你效忠,而你却不需要对他们负责。
有很多人以为,对上司的效忠是对等的,这实在是太天真的想法。
就效忠这件事情上来看,你并没有什么资本和上司对等。
他可以管理你、压制你,而你没办法管理他、压制他。
所以你必须效忠上司,而他却可以做选择题,可以拔擢你,也可以拔擢你的对手,甚至看你们厮杀争斗。
这是权力造成这一切,而你在追逐的,也正是这一切。
2.你和上司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有些职场新人,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觉得和上司之间,应该是亲如父子的,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上司,包括职场计划、自己的前途和所有的事业。
我承认你的想象非常美好,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可以为你交出一切的,只有你的亲生父母。
而上司,不管多么和善、对你有多关照或者有多大的交情,他们和你之间,唯有相互利用的关系。
既然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那么你的命运,又怎么可以交给上司决定呢?
你希望一个利用你的人来控制你的人生么?
3.上司看重的永远只有权力
为什么说,上司不是你的人呢?
因为你的上司也是他上司的人。
权力的诱惑是无边无际的,越是高位的人就越贪恋权位,他们不会就此停步,而上司的目标,一定是还要继续往上爬。
所以他们工作的重心是讨好他们的上司。
这是一条生物链,最大的boss呆在顶端,牵扯整条链条,而你是最底层的。
最底层的生物,是唯一能被吃掉且没有任何后遗症的。
只要有必要,你的上司就会牺牲你来换取他自己的利益。
任何对上司人品以及道义抱有的期望,都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那就该让自己有足够的利用价值,而且尽量不犯错。
当高层发生利益交换的时候,是不会有你说话机会的。
4.为上司做事而要求回报是不明智的
看了以上三点,相信你已经明白,自己和上司之间既不是亲属也不是朋友,完全是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那么最后一点,你需要更明白,在你和上司之间,更多的是他利用你。
所以他可以要求你做事情,而你主动要求回报是不明智的。
有的人可能觉着奇怪,既然是相互利用关系,那就应该我做一点,他回报一点,要不然就是单方面的付出。
而事实上,你对上司效忠,这是你的付出,而他允许你效忠,这就是他的付出。
如果你想老板把你摆在和他一样高度的天平上,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还没有进入职场之前,还在校园里做梦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吗?
我们可以大胆地驳斥学校里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果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直接提出来,根本不用害怕什么。
在别人眼里,你是“有个性”、“有气魄”的人。
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人人平等”变成了下级和上级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论自由”变成了尽可能地服从。
如果你动不动就对公司的制度提出质疑,或者动不动就和老板理论,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1.视上司为知己,只能让你很受伤
有个朋友讲她今天很不开心,因为觉得她的老板朋友对不住她,缘由是她老板是她老公的好朋友。
她哭诉地说,当年这家公司还是小公司时她就过来帮忙,尽心尽力,身兼几职,而如今这家公司也小有规模了。
可如今她由于孩子要读小学了,家里没人照顾,想以后都提前在下午4点就下班以方便接孩子。
按她的想法,这个老板朋友当然要同意!不是吗?
一来她是老臣子,是得力助手;二来她是老板老友的老婆,难道不应该照顾一下吗?
三来只不过提前两个小时下班而已,按说应该影响不大。
前天她和老板提出她的计划时,老板有点不置可否,她脸上就有点挂不住啦,当场她给了老板两个选择,一是她辞职,一是同意她的要求。
可是结果老板告诉她,同意她辞职,因为如果同意她的做法,会对公司其他员工有不好的影响。
所以她很不开心,觉得老板很不够朋友,伤了她的心。
就算你再能干,再了解上司的心意,也只能是个能干的员工、贴心的员工。
在上司心目中,你绝不会变成能干的朋友、贴心的朋友。
如果你有股份与他的同等,你也只是和他合作得很好的生意伙伴,一切还是以利益为分成的。
工作就是工作,上司就是上司,真正的朋友是没有利益关系的。
朋友是心灵的慰藉,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上司则是衣食来源的掌握者,与我们的物质生存紧密相连。
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这样一位上司,他欣赏你、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在工作之余你们还一起去踢球看电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