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 3/4 页)
庄恕看着屏幕皱眉道:“右心室明显积液。”
这时姜守仁的表情越来越痛苦,呼吸费力,呼吸的频率越来越快,监护器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升。
庄恕果断地道:“跟家属谈,患者急性心包压塞,必须进行心包穿刺抽吸。”
姜裴人还没赶到医院,但已听到情况说明,特别是听到陆晨曦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立即表示全心信赖陆大夫。
心包穿刺由张默涵亲自操作。护士扶姜守仁起来采取半坐位,依然戴好氧气面罩。张默涵穿着无菌隔离罩衣,看了眼床边经胸b超(tte)的屏幕,将穿刺针刺入了患者剑突左侧胸肋角下,缓慢推送,不一会儿有液体自针心滴出。张默涵仔细观察了液体,将吸引容器连接针体。
庄恕守在一旁,盯着监护器屏幕上的各项生命体征曲线和数据。
心包穿刺完成后,庄恕从病房走出来。在门口焦急徘徊的姜裴立刻迎上去:“庄大夫,我父亲怎么样?”
“心包压塞,抽出了一百二十毫升积液,情况略有好转,心律从一百〇六降到了九十五。”庄恕说道。
“哦,那陆大夫什么时候过来?”姜总心心念念着陆晨曦。
“陆大夫现在急诊,正在抢救病人,她暂时过不来。”
姜裴略有些不满地说:“我父亲也出现了紧急状况,都做心包穿刺了,陆大夫作为主管大夫,都不出现一下吗?”
“陆大夫是食道癌手术专家,您父亲的手术难度大,所以特别请她主刀。但现在的突发心包压塞,急需对症处理,这方面我和陆大夫没有区别。”庄恕解释。
姜裴勉强接受,问:“好吧,那我父亲怎么会心包压塞了呢?”
“这可能是因为肿瘤或心血管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化疗药引起的,待会儿陆大夫过来,我们会一起会诊。”庄恕说道。
两人一起走进病房,庄恕询问姜守仁:“感觉好点儿吗?”
姜守仁艰难地说:“喘气……舒服多了。”
“有觉得胸疼、背疼吗?”
姜守仁摇头。
“之前喘不过气时,有觉得背疼么,撕裂感的?”庄恕小心地问。
姜守仁摇头。
庄恕暂时松口气:“好,您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立刻告诉我们。”转而对姜裴说道:“基本可以排除主动脉夹层、心包肿瘤、心梗,应该还是食道肿瘤的原因。”
姜裴忧心忡忡地点点头。
陆晨曦还在和陈绍聪一起看着昏迷老人的心电图。
陈绍聪纳闷地说:“不像食物中毒啊。”
“我也觉得不像,这位老人,”陆晨曦指着神志尚清的那位,“输氧之后情况明显改善了,也没有腹痛的症状。”
陈绍聪琢磨着:“……输氧?”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各自翻开一个老人的眼皮看了看,再解开他们的衣服,观察胸口、脖子的肌肤,见都呈现出隐约的樱桃红色。
陆晨曦扬声问:“有家属吗?谁送他们来的?”
快递员赶紧跑进来:“在、在、在,但我不是家属啊,我就是个送快递的。我当时敲门没敲开,就推门进去了,一看两个人都倒在地上,吐了,迷迷糊糊的……”
陆晨曦打断他:“停!你看见他们吃什么了吗?”
快递员回忆了下说:“桌子上有啤酒,还有烤串。”
陆晨曦急道:“烤串?是他们自己烤的吗?”
快递员不明所以地说:“是啊,屋子里摆了一个木炭的烤肉炉子,还不小呢。”
陆晨曦立即转身对陈绍聪道:“查血碳氧血红蛋白!联系高压氧舱做准备!”
然后两人一起各自动手给昏迷的患者采血,交给护士。陆晨曦道:“快速碳氧血红蛋白定性检测。”
护士应声去了。
陈绍聪打电话联系高压氧舱,突然听到患者之一的监护器发出警报声。陆晨曦立刻过去,见那名老人脸色青紫,嘴巴半张,唇角有呕吐物。
“呕吐物阻塞气道,肯定有吸入,”陆晨曦快速换手套,冲护士吩咐道,“纤维支气管镜!”
陆晨曦处理完后,看了眼病历推门出来,大声问道:“谁是常大林家属?”
一男一女赶紧过去,正是常大林的女儿常海燕,和另一名昏迷老人的儿子徐刚。常海燕先抢着问:“我是常大林女儿,我爸怎么样了?”
徐刚接着问:“我爸呢?”伸着脖子就想往里走。
陆晨曦拦着他:“你先等一下,常海燕,你父亲有没有上消化道溃疡,或者肝硬化病史?”
常海燕道:“啊,他老胃病了,前一段还犯过呢。”
“他是一氧化碳中毒,我们进行吸纯氧治疗后,中毒症状有所缓解。但现在有呕血的症状,可能是溃疡出血。还有,昏迷时发生了呕吐物误吸,虽然清理了呼吸道,但听肺部,应该已经有呕吐物误吸入肺,不排除会继发肺部感染……”陆晨曦解释病情还没说完,常海燕就对着徐刚一通抱怨:“啊?你爸也真是的,想吃羊肉串出去买不就得了吗?弄一炉子在家里烤,出事儿了吧?还拉着我爸!药费你得管着啊!”
陆晨曦无奈地道:“等等,药费的事儿能回头再说吗?先把人救过来比什么都重要!”
“就是!你先听大夫安排行吗?”徐刚烦躁地瞪了眼常海燕。
陆晨曦接着说:“高压氧仓准备好以后,两位老人分别进去做高压氧治疗。常大林并发溃疡出血,应该会转到普外去。”
常海燕只是不断叹气:“哎!吃个羊肉串吃进医院了!这医药费值多少羊肉串啊!”
陆晨曦有点无语,听到杨羽的声音说高压氧舱准备好了,应了一声就扭头进屋,和陈绍聪一起继续抢救两名老人。
经过高压氧舱的治疗后,常大林遵陆晨曦的医嘱转普外病房。他躺在病床上,戴着氧气面罩,表情痛苦但神志已经清醒。常海燕在旁着急地守着。
一名年轻的普外住院医生林跃边给常大林做检查边说:“现在出血基本止住了,二十四小时内要禁食禁水。好在一氧化碳是中、轻度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还要继续吸氧,过一个小时,我们再做一次碳氧饱和度的检查。”
常海燕点着头,不大信任地看着年轻的林跃问:“小大夫,你们主任呢?”
林跃解释:“管床的都是我们年轻大夫,刚才有个胰腺炎,主任进手术室了。”
常海燕怀疑地问:“那我爸要是再出血了怎么办?还是找你啊?”
“你有问题,或者患者出现不适,随时可以来找我,我处理不了的会去找上级大夫的。”林跃点头。
常海燕不满地嘀咕:“你们仁合医院怎么到处都是小年轻,急诊急诊是个小姑娘,这到了外科还是,就没有专家教授什么的吗?”
林跃有点儿不高兴了,说道:“你说我小年轻没经验,人家急诊陆大夫可不是,她就是我们心胸外科的专家。”
常海燕不屑地牵动嘴角,哼了一声:“就那个急诊的女大夫?就她还专家?”
林跃急了:“我骗你干吗,你去心胸外科打听打听,谁不服陆大夫?连医药公司老总的父亲做手术都点名找她,老人家就在心胸外科住着等陆大夫给他手术呢。人家在急诊那是屈才……呃,我待会儿再来看你爸啊。”林跃说着觉得自己太八卦,让病人家属听见这些不好,赶紧打住话头,抱着病历和用过的废物盘出去了。
常海燕却把医药公司老总什么的听进了心里,嗤笑一声:“什么专家,真势利!”
陆晨曦处理好急诊的事,赶到庄恕办公室和他交流姜守仁的病情,惊讶地问:“化疗引起的?”
庄恕肯定地点点头。
陆晨曦琢磨着道:“我当时听张默涵说就判断是心包压塞,本以为是肿瘤的原因呢,没想到是因为化疗。”
“刚才积液先后抽了三次,现在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了,基本可以排除心脏、主动脉的问题。如果真是术前化疗引起的,就要立刻停止化疗,做手术准备了。”庄恕沉声道。
陆晨曦皱起眉头,有点为难地说:“这个肿瘤的体积,不经过化疗缩小直接手术,实在太危险了。”
“如果真的不能继续化疗呢,除了手术也没有别的办法吧。”
陆晨曦叹了口气:“太冒险了……毕竟还是院长的朋友,医药公司老总的父亲,我心理上还是有顾虑的。”
“你在灾区连手术帐篷都没有,同时两台重伤,还有一台是你不擅长的心包伤,这些你都做到了。”庄恕宽慰她。
陆晨曦仰天再叹口气:“这会儿了夸我有用吗?这个决定我现在还是下不了。”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个护士没等回答就开门说道:“陆大夫,阿姨室性早搏了。”
陆晨曦一听和庄恕赶紧往程露的病房跑去。
常海燕坐在父亲身边,渐渐困了,一下一下地打着瞌睡。直到常大林呛咳起来,越来越剧烈,才把她惊醒。她急慌慌地起身去看,发现父亲脸色通红,嘴唇发紫,与此同时,监护器的警报响了起来。
林跃快步走进来,看到常大林嘴角冒出粉红色泡沫。
“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刚才止血没弄好,怎么又出血了?!”常海燕责怪地问。
林跃不答,看向监护器的屏幕,吃惊地低声道:“血氧降得这么厉害?”接着迅速听心肺、做其他检查。
陆晨曦和庄恕赶到程露的病房,见董学斌坐在病房的一角,担心地看着进进出出的医生们。陆晨曦上前双手扶着父亲的肩膀。
神经内科的主任做着各种神经反射检查,心内科陈主任检查着心脏的情况。
庄恕抱着笔记本电脑,侧头夹着电话,与美国急救创伤中心的dr.towner交流:“ok,i'llsendyouthepatienttoday'sdatarightaway.(好的,我马上把病人今天的数据传给你。)”
程露的眼睛几度张开,但又合上,嘴唇开阖,似乎在呓语。
董学斌急切地道:“她说话了!老程她在说话!”
陆晨曦赶紧俯身到母亲身边,贴上耳朵,听到程露的呓语:“晨……曦……”陆晨曦又着急又难过地回头对董学斌道:“好像是在叫我的名字,可是听不清……”
神经内科主任提醒:“这应该是无目的的反射。”
董学斌关切地问:“能说话就好,心脏没事吧?”
陆晨曦看向心内科陈主任,陈主任犹豫不语。
就在此时,连接程露的监护器警报鸣响,显示屏幕上脑电波起伏,而心电曲线也突然有些凌乱。
陆晨曦和庄恕紧张地看着。陆晨曦急切地问:“为什么又会突然早博呢?这样的脑电波是因为脑部反应吗?是不是因为脑电波活跃,有神经递质分泌影响了心率啊?”
她一连串地问题,陈主任没有回答,只是盯着脑电波。
庄恕拿出听诊器,听心肺。
这时陆晨曦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她坐在母亲身边,接起电话侧身听着,是普外的林跃来电:“陆大夫,患者常大林溃疡部分已经稳定,但刚刚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八十二,阵发咳嗽,伴粉色血沫,双肺明显湿啰音……”
陆晨曦看着自己的母亲,勉强定了定神道:“有可能是发生了肺水肿,我立刻过来。”她放下电话,抬头问陈大夫:“陈主任,我妈怎么样?这类早搏会是恶化的征兆吗?”
陈主任道:“这样的脑电波图像,还只是说明有了反应。至于说现在的状况是彻底苏醒的征兆,还是走向反面,我不敢保证。毕竟这类病例我们没有接触过,只能是出现早博了,就应对早博,现在正常了,就继续监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