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合纵连横四(第 4/4 页)
但是为了学派的生存发展,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儒家最终摒弃了“法后王”思想,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将“先王之教”,“祖宗家法”挂在嘴边。
这是李承乾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除此以外,另一个让李承乾不能接受的理论,便是儒生们整天挂在嘴边的所谓“礼”。
对于现在的李承乾和大唐来说,“礼”固然重要。
在这个律法还不完善的年代,“礼”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助力。
但还远没有到比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让炎黄子孙君临天下更重要的地步。
对于李承乾和大唐朝廷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喂饱每一个国民,之后是让他们安居乐业,为国家纳税,再之后是用这些钱养军队,开启对外扩张,再再之后,才是该考虑“礼”的时候。
而不是像儒家现在这样,明明都已经穷的卖P股了,还在高呼什么“礼不可废”,这哪里是“礼”,分明是蠢!是坏!
如果可以的话,李承乾真想干脆直接下道圣旨,将儒家学说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全都删了,只留下那些对社会有好处的论点。
千万别怀疑李承乾是在装13,以他现在的威望,完全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他明白,他不能他们做。
皇帝亲自下场强掰思想和学术,不是没人做过,但搞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法看。
就好像汉宣帝掰了一次儒家,结果“法后王”这种先进的理念给掰没了,“亲亲相隐,家大于国”的论调却甚嚣尘上,直接导致世家势力崛起,祸乱天下数百年。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李承乾对待现如今大部分学派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既不捧,也不贬,任其自然发展。
迄今为止,这个原则只在面对墨家的时候破例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