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弘文馆(第 3/3 页)
隋被唐灭后,杨妃论功被赏给了李世民,杨妃在宫里一直谨小慎微,这种谨慎遗也传给了李恪。
李二陛下的众多儿子中,李恪的能力绝对能排进前三,李二陛下也曾说他“英果类我”。
可是就是这么有能力的一个人,行事却一直很低调,从来不做可能让李世民误会的事。
他的这种性子和李纲倒是挺配的,一个咄咄逼人,一个处处忍让。
做了蜀王府的长史之后,李纲逢人便说李恪有多贤明,多虚心纳谏,他可不知道,这个世上最烦他的人并不是李承乾,而是整天被他挂在嘴边,夸赞不休的李恪。
......
听完李恪的悲惨遭遇,众人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长孙冲问道:“殿下,此次重整弘文馆,应该不会影响到我们吧?”
虽说陪太子读书就是个打酱油的活,可是这个酱油也不是谁想打就能打的,众人好不容易混到李承乾身边,自然不想离开。
李承乾说道:“废话,你们本来就是孤的侍读,自然少不了你们。虞师那边准备的有些日子了,旨意应该快下来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对了,差点忘了,你来我这儿干嘛来了?”最后一句话是对着一边的李恪说的。
李恪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因为弘文馆的事,李师想让他的孙子进弘文馆。他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点小事绝不会去找父皇的,又不好意思来找你,正好我要进宫给母妃请安,顺路到你这里来说一声。”
李承乾说道:“嗨,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李纲也真是,那么点小事,到现在还放不下,这小心眼的劲儿也是没谁了。”
“你同意就行,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出宫了。”
李恪正要起身,李承乾拦道:“别忙啊,反正也快到用膳的时辰了,吃完了再走不迟。”
李恪想了想,答应了下来,众人用过晚膳,各自告辞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