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历法(第 2/3 页)
原本诸子百家不可能这么好说话,至少,儒家就一定会站出来BB。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提倡“仁政”的“教化”。
几乎每一个儒生,都相信可以通过教育,将一个坏蛋转变成好人。
哪怕是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学派,也坚信道德教化足以改变一切!
从儒家彻底掌握话语权的那一天开始,中国王朝的政策,就从“王霸并用”,慢慢变成了“德主刑辅”,历朝历代的律法也越来越偏向于“人治”,而不是“法治”。
换一个时间来说这件事,儒家各派一定会站出来,和皇帝讨论讨论到底是需要立法,还是需要推行教化。
但是眼下,儒家可没那个心情。
前两天李承乾的表现真的是吓到他们了,为了挽回儒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坚持的信念,先把皇帝哄好了再说。
......
御座上,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投桃报李”的典故,既然诸子百家这么给他面子,他当然也得做些什么。
皇帝陛下装模作样地沉吟了一阵,悠悠起身,朗声道:“既然诸子百家各位大贤皆认为当订立新法,为万世之仪表,朕自当欣然从之......”
李承乾这句话一出口,等于是将订立新法的功劳扔给了诸子百家,让他们可以拿回家在其他学派面前尽情地吹牛13。
各家各派的人顿时面露喜色,躬身再拜道:“陛下圣明,臣等百拜顿首。”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重新坐了回去。
杨师道将手里的帛书放下,拿起另一道,稍微扫了两眼后,在心里感慨道:【果然如此。】
实际上,在将这个议题交上去的时候,杨师道就已经知道,此事必然成为太极殿之会的焦点。
因为,它可以满足在场所有人的利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