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第 3/4 页)

    它们的这种行为让人们知道,它们是喜欢与人接近的。

    微笑有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所处的环境的氛围。

    有一天下午,我去拜访来自巴黎的雪弗林。

    雪弗林的性格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因此整整一个下午,我们都是在沉闷中度过的。

    后来,因为某个原因,他露出了笑容,沉闷的氛围才变得爽朗起来。

    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微笑,也许雪弗林会继承父兄的事业,继续在巴黎做木匠活儿。

    密苏里州的一位名叫斯蒂芬·斯普劳尔的兽医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春日里,他的诊室里坐满了等待给宠物接种疫苗的人们。

    也许每个人都在想心事,因此整个诊室里鸦雀无声,显得很沉闷。

    后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年轻女士走了进来,她要给她的猫接种疫苗。

    当她坐下来的时候,她怀里的婴儿突然抬起头,对着旁边的一位男士露出了笑脸,那位男士也对着婴儿笑了起来。

    随后,人们开始讨论起有关婴儿的话题,整个诊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先前沉闷的气氛被一扫而光。

    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的人事部主管说过,他宁可聘用一位满面微笑的没有任何学历背景的人,也不愿意聘用一位不喜欢微笑的哲学博士。

    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罗伯特·卡莱尔告诉我的故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事主管希望聘用面露微笑的应聘者,而应聘者也希望被面露微笑的人事主管聘用。

    罗伯特·卡莱尔给我讲述了他经历的一次招聘。

    他说,他希望能够招聘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于是挑中了一位毕业于杜普大学的高材生。

    当时,很多家更有名气的公司也看中了这位年轻人,但他依然选择了罗伯特·卡莱尔的公司。

    问起原因时,他说:“我觉得那些公司的人事主管语气冰冷,就像是与我进行一场例行公事般的谈判,而罗伯特·卡莱尔先生让我觉得高兴,我认为他是真心招聘我。”

    罗伯特·卡莱尔则表示,不论是在电话中交谈还是面谈,他都是面带微笑地说话。

    如果希望别人能够对你面带微笑,那么你首先就应该做到对每个人都保持微笑。

    在过去,我无数次的向数以千计的商人提出一个建议:不论什么时间,每天都坚持对每个人面带微笑。

    这个方法的效果怎么样呢?

    来看一看来自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威廉·斯坦哈德先生的一封信。

    我已经有十八年的婚龄了。

    在这十八年间,我从起床到出门上班的时间里,既没有对我的妻子微笑过,也没有多说几句话。

    每天早晨,我行走在百老汇的大街上,却是最不快乐的过客。

    在接受你的建议以后,我尝试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一早起床,当我对着镜子梳头时,我发现自己表情呆滞,于是就说道:“今天我一定要把这张呆滞的表情换掉。

    从现在开始,我要微笑起来,面带微笑。”

    吃早餐时,我的表情变得轻松一些了,而且,我还开口跟我的妻子打了个招呼。

    她出乎意料的惊奇。

    她很迷惑,由于意想不到的高兴,竟然愣住了。

    她希望我能保持微笑,能跟她打招呼。

    两个月之后,我做到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和睦美满了。

    现在,当我出现在办公室时,我会跟电梯管理员打招呼,也会对汽车司机露出微笑。

    不仅如此,即使在面对初次谋面的客户时,我的脸上也带着一丝微笑。

    这样做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很多财富。

    首先,我发现当我对别人保持微笑时,别人也会对我报以微笑。

    其次,当我面带微笑,宽容祥和地倾听别人的倾诉时,我发现即便是麻烦事都变得很好解决了。

    与我合用一间办公室的那位同事聘请了一位年轻人担任助理。

    后来,这位可爱的年轻人对我渐渐地有了好感。

    由于我认为自己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向他讲起了“人际关系学”。

    他告诉我说,他原本认为我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但最近这段时间,他发现我变了,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他对我也有了好感。

    他还告诉我说:“你的笑容很平易近人。”

    现在,我不仅对每个人都保持微笑,而且也不再批评斥责别人,转而更多地赞赏和鼓励别人。

    我已经忘记了向别人提要求,转而注意聆听和吸收别人的观点。

    眼前的这些变化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之前的生活。

    现在的我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变得比过去更加快乐和富有。

    莎士比亚说过,好与坏取决于人们的想法,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每个人都希望“好”,不希望“坏”,都希望获得快乐。

    我倒是可以提供一条也许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感的捷径,那就是控制自己内心的想法。

    一个人快乐与否,并不是由外界条件决定的,而是由内在的心情决定的。

    心情是否快乐,与人们的身份地位、所处环境、从事的工作事业都没有关系,与目前拥有什么也没有关系,只与内心的想法有关。

    只要愿意快乐,就能得到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我曾经去过赤道地区,看到许多贫穷的农民顶着全世界最炽热的太阳在田里劳作,但他们各个面带微笑、心情愉快,看上去甚至比在装着空调的写字楼里工作的美国白领还要快乐。

    林肯也说过与莎士比亚类似的话,“人们实际上得到的快乐,与他想象中的相差无几”。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就有所印证。

    有一天,我在经过纽约长岛车站的台阶时,看到前面有三四十个行动不便的残疾儿童,这一层层的台阶,他们走得很是艰难,令人心酸不已。

    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依然面带微笑,显得那么快乐。

    后来,我找到他们的老师,向他讲述了我的感受。

    他回答说:“这些孩子,在他们刚刚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显得惊讶而难过,但这种不快很快就过去了,他们接受多舛的命运,尽量让自己快乐起来。

    也许,他们体会到的快乐,要比身体健康的孩子多很多。”

    我要给这些孩子表达我的敬意,他们给我讲了我永生难忘的一课。

    如果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独自工作,很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或断裂,但如果能对每个人都保持微笑,就能在极短的时间修复人际关系。

    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市,有一位名叫玛莉亚·格恩斯的女士就是如此。

    由于长期独立工作,玛莉亚·格恩斯丧失了与同事交往的机会,因此,当她听见其他同事之间的欢声笑语时,充满了羡慕,但当她面对同事时,却不知道能谈论什么。

    终于有一天,她觉得她应该主动与人交往了。

    于是,当她再次见到同事时,就面带微笑地与每个人打招呼,同事们也用微笑和问候回应她。

    从此以后,她觉得她的工作环境更加愉快的,生活也充满了乐趣。

    拜德科以前是一位出色的棒球手,现在是全美最成功的保险经纪人之一。

    他告诉我说,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得出一个结论,即“微笑是使一个人一直受人欢迎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他的秘诀是,在即将面见一位客户时,并不急于推开门走进去,而是在外面停留片刻,回想一些能够使自己高兴起来的事情,等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之后,再推门而入。

    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帮助了他的事业。

    古代的中国人洞悉世情,是最具有智慧的人,他们有一句最适合商业经营的名言,应该被我们每一个人剪下了贴在帽子里。

    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句名言是“笑迎天下客”,也就是说,开店做生意的人,只有脸上带着笑容,才能门庭若市。

    讲到开店,使我想起了多年以前弗莱克·伊文为纽约考林商店做的一则广告。

    这则富有哲理的广告是为了缓解圣诞节促销给售货员带来的压力的,其中就讲到了微笑的价值。

    在圣诞节微笑的价值

    它不耗费任何资源,却可以造就很多资源。

    它使获得者有所受益,但付出者也并无损失。

    它在一瞬间产生,但却可以在回忆中永生。

    即使是腰缠万贯的人,也不会拒绝它;对于贫困的人而言,它能让他们快乐富足。

    在家庭生活中,它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工作交际中,它能制造好感和友谊。

    疲惫不堪的人因它而精神振奋,悲伤失落之人因它而奋发进取。

    它是悲观情绪的灿烂阳光,是消除困境的良方。

    没有专门的商店出售它,也没有办法乞求和租借到它,当然也不能通过偷盗获得它。

    在没有得到之前,它对谁都没有用处。

    在圣诞节的最后一分钟,如果我们的售货员因为忙碌而疲惫不堪,忘记送给您一个微笑,那么您能否留下微笑?

    因为没有送给别人微笑的人最需要别人给予微笑。

    读到此处,你也许认为你的确应该保持微笑了。

    那该怎么做呢?

    有两个方法可以试试。

    第一是拜德科所用的方法,通过回想快乐的事情,让自己微笑。

    第二是“强颜欢笑”,即使没有值得高兴的事情,在一人独处时,也可以吹吹口哨或唱唱歌,做出快乐的样子,就能露出微笑了。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就说过:“人们可以通过对行为的控制,实现对情绪的控制。

    因此,当我们不快乐时,要像快乐时那样说话做事。”

    面带微笑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美好愿望,同样也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光明。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整天愁眉不展或表情冷漠,对于他们而言,来自别人的一个微笑能让他们获得快乐。

    对于一个被来自生活的重压重重包围的人而言,一个微笑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不至于产生绝望。

    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光明、希望和快乐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是欺骗不了任何人的。

    这种微笑通常被称为“皮笑肉不笑”,是虚情假意的和机械式的,被人厌恶。

    如果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友谊,就一定要记住,对每个人都面带真诚的微笑。

    5.能够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如果希望获得好人缘,就要努力记住每个朋友的名字。

    1898年,纽约一座名为洛克雷的村庄发生了一起悲剧事件。

    当时,村里的一个小孩过世了,村里所有的人都参加了他的葬礼,有一位名叫吉姆·费雷的年轻人也要赶去参加葬礼。

    不幸的悲剧也发生在了他的头上:当他从马棚里将马牵出来的时候,被马高高抬起的蹄子踢中要害,当场就死了。

    在一个星期之内,洛克雷村举行了两场葬礼。

    吉姆·费雷去世以后,他的三个孩子就要依靠妻子一人抚养了。

    除了几百元的意外死亡保险金之外,吉姆·费雷没有留下多余的财产。

    无奈之下,年仅10岁的长子吉姆只好去了一家砖厂工作,任务是将沙子倒进模子,压成砖型以后,再搬到太阳底下晒干。

    由于家庭的变故,吉姆没能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

    不过,他依然被许多人喜欢和爱戴,因为他有着如同爱尔兰人般豁达开朗的性格。

    凭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过人优势,吉姆后来投身于政界,担任过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政府邮政部长等职务。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他连正规的中学教育都没有接受过,但在46岁时,已经获得了四所大学的荣誉学位。

    在了解了吉姆的一些经历和事迹以后,我发现他有一项惊人的能力,就是能够记住与他打过交道的所有人的名字。

    我认为,这应该是他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

    于是,我专程拜访了他,希望能证实这一猜测。

    我请求吉姆告诉我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但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了我四个字:吃苦耐劳。

    这与我的猜想大相径庭,我当然不会感到满意。

    于是,我严肃地说道:“您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他听了,反问我道:“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我的成功呢?”

    我立即回答道:“我知道一件事情,你可以准确地记住上万个人的名字。”

    他有些得意地反驳道:“那你可就说错了。

    我能够叫得出名字的人,大概有五万个吧。”

    这没有错,我们没有必要感到惊讶。

    要知道,在1932年的大选中,吉姆就是凭借这种能力,辅佐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的。

    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要学的第一堂课,就是牢牢地记住选民的名字。

    如果政治家忘记了选民的名字,选民也会遗忘政治家。

    吉姆早年在纽约一家石膏公司做推销员,同时还担任着洛克雷村的书记员。

    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养成了记住每一个人的姓名的习惯,还发明出了一种便于记住名字的方法。

    对于吉姆而言,记住别人的名字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他遇到一个新朋友,他就会详细地询问清楚对方的姓名、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和政治观点。

    问清楚以后,他就能牢记在心。

    即使在一年多以后再次与对方重逢,他依然能清晰地记得一年前的那次谈话。

    他会拍着对方的肩膀,逐一问候对方的家庭成员,甚至还能谈论对方院子里的花草。

    大选开始的前几个月,吉姆工作繁忙,他每天要给美国西部的朋友们写信,有时一天要写数百封之多。

    后来,为了帮罗斯福拉票,他又在19天的时间里,行程12000多英里,足迹踏遍20个州。

    每到一座城镇,吉姆都要停下来,与熟识的人见面,并与他们深入地交换意见。

    做好所有工作以后,他才启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整个行程结束以后,吉姆又立即给朋友们写信,让他们把与他见过面的所有人的名单给他。

    与吉姆见过面的人不计其数,但他都记住了名字,也亲密而友好地回了信。

    吉姆发现,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字,关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名字的总和。

    因此,如果能准确地记住一个人的名字,而且随口就能叫出来,那么就代表着你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和赏识,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安德鲁·卡耐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取得了成功的。

    尽管被人们称为“钢铁大王”,但安德鲁·卡耐基对钢铁本身并不在行,但这并不影响他领导上千名对钢铁极其在行的下属们为他工作,因为他有一项一般人所没有的能力,即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在很早的时候,他就体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同样,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发现一条真理: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字。

    于是,在日后的人生中,他充分利用了这一发现。

    在安德鲁·卡耐基在苏格兰度过童年时,他捕获了一只母兔子。

    后来,兔妈妈生下一窝小兔子,但他却找不到食物喂养这些小兔子。

    为了激励伙伴们为小兔子寻找食物的积极性,安德鲁·卡耐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如果有人用寻找到的食物喂养了一只小兔子,就有权利用自己的名字称呼那只小兔子。

    伙伴们的积极性果然很棒。

    这个方法深深地印在了安德鲁·卡耐基的脑海里。

    多年以后,安德鲁·卡耐基把这个方法用在了他的事业上,使他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收益。

    当他打算将钢轨推销给宾夕法尼亚州的铁路局时,他在匹兹堡建造了一座大型的钢铁公司,名为“汤姆森钢铁公司”,要知道,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局的局长,就叫埃德加·汤姆森。

    可想而知,当埃德加·汤姆森局长要购买钢轨时,怎么可能不跟汤姆森钢铁公司合作呢?

    后来,在与乔治·布尔曼竞标经营太平洋联合铁路客车业务的权利时,安德鲁·卡耐基使用了同样的方法。

    当时,两家公司的竞争很激烈,为了打败对方,他们打响了价格战,竞相降价,几乎无利可图。

    后来的一天晚上,安德鲁·卡耐基在饭店邂逅乔治·布尔曼。

    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说:“你看我们是不是都很愚蠢?”

    乔治·布尔曼不明就里,问道:“什么意思?”

    于是,安德鲁·卡耐基严肃地谈起了他的意见,认为两家公司不应该再恶性竞争,否则就会损失很多利益,而是应该联合起来,成立联合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尽管乔治·布尔曼听得很认真,但却没有表示赞同。

    最后,他问了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你打算怎么给这家联合公司命名?”

    安德鲁·卡耐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布尔曼皇宫客车公司。”

    听到这里,乔治·布尔曼严肃的表情终于得到放松。

    他热情地说道:“尊敬的先生,请跟我来,我要与你详细谈谈。”

    毫无疑问,那次谈话书写了崭新的历史。

    从以上几个例子不难看出,人们不仅重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愿意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不仅政商界的名人们希望如此,马戏团的老板拜纳姆也希望如此。

    在步入风烛残年时,拜纳姆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他没有养育儿子,没有人能延续他的名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