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章 磨砺心智,走向成熟(第 1/4 页)

    第五章 磨砺心智,走向成熟

    1.迈开成熟的第一步——勇于承担责任

    不要总想着推卸责任,要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我的小女儿达娜这几天正在练习走路。

    有一天,她想从冰箱里拿些吃的,但又够不着,于是打算搬一把小椅子到厨房,然后踩着椅子开冰箱。

    她的这一系列行为正好被我看到,于是立即冲过去先要扶住她,但她已经摔倒了。

    我把她扶了起来,这时,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动作:狠狠地踢了椅子一脚,然后骂道:“你怎么这么坏!害我摔跤!”

    如果你对小孩的行为举止感兴趣,只需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

    对于小孩而言,责备毫不相干的人或没有生命的物品,也许可以减轻自己遭受的痛苦,是一种极其自然和合理的行为。

    然而,如果等他们长大成了成年人,还延续这样的行为和习惯,那就不正常也不合理了。

    人们这种推卸责任的习惯自古就有。

    当初,亚当偷吃了禁果,就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夏娃。

    他说:“因为这个女人的引诱,我才忍不住吃了禁果。”

    这种行为不是成熟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一个人希望走向成熟,所走的第一步就是敢于承担责任。

    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就必须承担起生活中的所有责任,当我们不再是小孩时,就不能在摔倒时像小孩那样通过踢椅子出气。

    然而,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习惯于像踢椅子那样推卸责任,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相比之下,推卸责任比承担责任更容易。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是不是经常将责任推卸给身边的人,父母、领导、老师、爱人,甚至还有祖先、政府和子女,都是我们推卸责任的对象。

    推卸到最后,恐怕只能质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我们只知道寻找一只承担责任的“替罪羊”,却从来不考虑自己承担责任。

    提到替罪羊,我想起了英国都铎王朝时的一个旧俗,那时,英国王室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替罪羊”,是花钱雇来的普通人家的孩子,职责是在王室的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代替他们承受责罚。

    如今,这种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很多渴望推卸责任的人还是希望能够找个“替罪羊”。

    如果找不到“替罪羊”,就会归罪于各种匪夷所思的原因,比如说家族遗传、时代变化等等。

    还是来举个例子吧,我的培训班上一位学员的例子。

    那天,我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如果希望获得好人缘,就要努力记住每个朋友的名字。

    下课之后,有一位学员来找我,对我说道:“我希望你最好不要指望我能记住很多人的名字,因为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我从来都记不住别人的名字。”

    我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

    她回答说:“没有为什么,这是家族遗传。

    我们家族所有的人在记忆方面都很差劲,我不认为我能有所突破。”

    我略微停顿了一些,然后诚恳地说道:“以我之见,你的问题不是家族遗传的记忆力差,而是个人的懒惰。

    在你看来,将不愿记住别人的名字的责任推给家族遗传,要比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容易得多,因此你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推卸责任。

    让我证明给你看吧!”

    之后,我给她做了几次简单的记忆练习,她练得很认真,所以效果很不错,但如果要完全提高记忆力,还需要练习很久才行。

    现在,她的记忆力已经非常好了,原因就在于她接受了我的建议,没有再推卸责任。

    不久之前,我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参观一个图书展览会。

    在展览会上,我看到一张水平很一般的画作,就随口说道:“也许我的小女儿达娜画的画可能都要比这幅画好很多。

    如果这也算是艺术品,我就敢自称是米开朗琪罗。”

    那位朋友一向自以为自己在现代艺术方面很有研究,此时就反驳我说:“你难道感受不到人类的精神痛苦吗?

    这正是这幅画所要表现的主题啊,原子时代人类的精神苦难。”

    这就是我所说的推卸责任给时代变迁的行为。

    一位水平一般的画家,都敢将自己的拙作归罪于原子时代。

    对于习惯推卸责任的那些不成熟的人而言,他们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外部原因,用以解释自己的某个缺点——实际上,这并不是解释,而是掩饰。

    人们最喜欢将责任推卸到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比方说,青少年时期家境的贫穷或富足、父母教育方式的严格或松懈等等。

    这样的情况也有例子可举。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女孩,经常在我面前抱怨说她的母亲影响了她的人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病逝了,被逼无奈之下,她的母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幸运的是,她的母亲既努力又有能力,很快就成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尽管这位母亲时刻都没有忘记教育自己的女儿,但结果却让人失望,女儿竟然将她视为自己的最大障碍。

    在这个女孩看来,她的童年生活因为她的母亲的缘故而变得糟糕透顶了,因为她要随时和她的母亲竞争。

    她的母亲对此感到困惑,她说:“我真是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努力奋斗,目的无非是让她能生活得更好,有更好的机会和条件。

    现在看来,我的一切努力反倒成了她的压力。”

    我也同样感到困惑,我不明白,这个女孩是怎样将自己的表现与她的家庭环境联系起来的,这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我的意见是,通过亚伯拉罕·林肯的例子,可以看出它们之间不应该有联系。

    众所周知,林肯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童年的生活不仅不宽裕富足,而且还非常拮据。

    尽管如此,这些贫穷生活并没有给他留下阴影,也没有给他产生不利的影响,他也没有埋怨父母。

    我认为林肯是一个成熟的人,因为他不仅不推卸责任,反而勇敢地承担起了他的责任——1864年,林肯发表宣言说:“我肩负着极大的责任。

    对美国人民、对基督教、对人类历史、对上帝的裁决,都负有责任。”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宣言之一,林肯没有推卸责任。

    除了把责任推卸给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人们还喜欢给自己的种种行为“寻找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借口”。

    提出这一见解的是威廉·戈夫曼医生。

    这位医生在他的论文《新生儿的精神病学》中提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惯坏了人们。

    他说,人们求助于心理医生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企图推卸责任,因为他们希望能够为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找到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借口,以便得到精神慰藉。

    也许,心理学是好心办了坏事,当它在无意之间为那些惯于推卸责任的人寻找借口时,更多的人又将他们新的问题推卸给它。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咨询心理医生成了目前最简单、最流行的推卸责任的方法。

    任何一个希望推卸或逃避责任的人,都可以躺到心理医生的诊疗椅上,与心理医生畅谈一整天,谈谈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成因。

    不过,至少在目前,这还是一种奢侈的高档享受,需要付得起价钱才行。

    在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更早时期,人们热衷于谈论星相学。

    尤其是在16世纪,人们在逃避困难、推卸责任时,往往会说“我的星座不好”或“我的幸运星没有保护我”这样的话。

    如果你愿意相信《圣经》里的故事,那么你可能会明白,耶稣有一项令人钦佩的品质,就是知难而上和决不妥协。

    当有人请他化解痛苦时,他所做的不是找到替罪羊为这个人推卸责任,而是用行动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只想着如何推卸责任,应该想办法承担责任,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更加美好。

    有件事我敢肯定:如果原子时代真的能给人类带来希望或满足,那么我们需要准备坚强、成熟的性格,成为一个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迎接原子时代的降临。

    2.盲目跟风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注意培养和维护自己独立的个性,不要盲目跟风。

    从不盲目跟风的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第一条要求就是不要盲目跟风。

    任何人都不能损伤心灵的完整性,否则,当你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借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时,你就开始犯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维持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极其擅长“借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他们听见爱默生的话,就会感到震惊了。

    如果能够对爱默生的名言做一些诠释的话,我会这样诠释:“在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借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通常来说,当人们身处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时,由于没有之前积累的经验参考和指导,就会习惯性地模仿处在相同环境下的其他人,顺应其他人的标准。

    尽管这种情况情有可原,但如果贸然盲从和模仿,也是愚蠢的行为。

    不论盲目跟风的这个阶段有多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会得到一套属于他一个人的价值和标准,然后才可能按照这套价值和标准评判自己的处境。

    举例而言,人们都知道诚信是好的,之所以能得出这一结论,除了是因为受到别人的教导,还因为也是我们自己长期观察和体会结果。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忧心忡忡,因此,他们会尽量与自己所属的那个团体保持一致。

    孩子们最喜欢和伙伴们做一样的事情,因为他们在意伙伴们的评价,希望被伙伴们接受。

    如果这样的希望与父母的要求起了冲突,那就有些麻烦了,会让父母们很头疼。

    举例而言,年轻的父母们最害怕孩子说“莉莎的妈妈都允许莉莎化妆了”这样的话。

    即使是人人都认可的规则,也有因为受到严峻的考验而改变的可能。

    现在的人都知道,奴隶制不是一个好制度,但它依然运行了几百年之久,就是因为没有人贸然反对,直到有思想超前的人站出来反对,它就逐渐瓦解了。

    思想超前的人都是不盲目跟风的人,要知道,做到不盲目跟风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时甚至还可能很危险。

    因此,人们宁可站在人群里观望,也不愿意站出来提出改革意见。

    人们只是看到了不跟风是危险的,却没有发现跟风的虚伪。

    为了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人们盲目跟风,顺应了环境,最终成了环境的奴隶,这使得人们忘记,人的自由体现在敢于和生活做斗争。

    现在我认为,成长和成熟的定义,应该是“在父母等长辈的庇护下,完成自我发展”。

    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选择顺应环境的,因为这意味着躲进了懦弱者的避难营。

    成熟的人也不必站在人群之中盲目跟风,相反,他们应该对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

    有一些人,认为自己肩负着某种特殊的使命,因此不必向人们宣扬任何关于人性及其价值的观点。

    他们在这种特殊使命的驱使下,热情地奉献和付出,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这样的人也因此从来不盲目跟风。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坚信自己负有特殊的使命,他们很普通,可能就居住在我们隔壁。

    这些人在各种压力之间摇摆,在遭到很多人反对时,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自己错了,对自己的价值标准产生怀疑。

    有人也许会觉得,不盲目跟风的人其实是一群行为古怪或喜欢特立独行的人。

    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试想一下,当你遇到一个穿着套头t恤参加晚宴的人,或者一个人光天化日的大街上光着脚走路的人,你会认为他是有着独立的思想的高明之士吗?

    恐怕不会吧?

    你只会像看一只还没有完全进化的大猩猩那样看待他。

    再重申一次,不盲目跟风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因此,当这样的人在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时,如果他愿意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的勇气就值得所有人钦佩。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我在参加某个聚会时,人们谈论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个新闻。

    当时,在场的人大都赞同一个观点,只有一个男人坚持另一个观点。

    起初,他只是礼貌地表示他有不同意见,但其他人不断要求他直言他的观点。

    于是,他笑着说道:“这是一个愉快的聚会。

    既然我的观点与诸位不同,我希望我能尽量保留我的观点。

    但诸位不断追问,那我只好从命了。”

    随后,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果然遭到众人的群起围攻。

    此时,他已经不能再为了氛围的和谐而做出让步了,只好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尽管他始终没能说服哪怕是一个人接受他的观点,但他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就在不久以前,一些美国人还在过着依靠个人判断生存的日子。

    当时,有很多人赶着马车前往荒无人烟的西部,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不能寻求专家的帮助,只能依靠自己。

    生病了得不到医生的照顾,只能依靠自己的常识;发生冲突了得不到警察的保护,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盖房子找不到建筑公司,只能依靠自己是双手;肚子饿了找不到厨师,只能自己想办法果腹。

    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个难题,任何一个困难,不仅得不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而且还必须尽快地做出决定。

    他们很盲目,但他们不跟风,因为没有风可跟。

    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

    事实证明,他们一直做得很不错。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专家的时代,已经习惯了凡事都依赖专家给我们拿出专业而权威的意见,不仅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愿和能力,甚至已经丧失了自信,即使有独立的意见,也没有勇气坚持到底。

    毫无疑问,专家们帮我做了很多,已经取代了我们的作用和地位,但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乐意这样。

    我们已经是这样了,我们的下一代还有可能改变吗?

    很遗憾,这种改变很难发生在他们身上。

    目前,我们的教育趋势是针对一种既定的性格设定的。

    在教育家华特·巴比看来,孩子们是按照政府需要的人格特性接受教育的,这种教育方式注定不大可能培养出杰出的领导人才。

    没有领导,只有跟风者,又何谈改变呢?

    另一方面,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出领导人才,还需要对跟风者进行必要的教育,以便让他们能够聪明地跟风,而不是盲目跟风。

    如果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愉快地接受教育,那么我们必须做到一点:让这些有个性的小家伙们有发挥个性的空间。

    举例来说,不论他们是喜欢读书还是喜欢踢足球,不论他们是喜欢听音乐还是喜欢打棒球,我们都应该遵从他们的意愿,而不应该将他们视为不合群的另类。

    那些将孩子送进公立学校,但又敢于对教育方式提出不同意见的年轻父母们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他们是很有勇气的一群人。

    他们也会被一些人劝导,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意见,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托付给教育专家去处理,但他们拒绝了这样的“好言相劝”。

    我认识一对住在市郊的年轻夫妇,他们就是敢于对教育方式提出异议的代表。

    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又有坚定的自信。

    像他这样的人的确应该站出来。

    经过一年多坚持,终于有一些人受到他们的影响,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此后,他们被任命为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委员,发挥更大才作用。

    最终结果是,不但他们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其他数百名孩子也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

    虽然人们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其他“专家”的影响,但在其他“专家”的生活里,他们却受着你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是你的“专家”的专家。

    人们只是彼此影响着,彼此跟风凑热闹罢了。

    有一件事实我们无法否认,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已经成了我们最难做到的事情了。

    在当前社会,到处都充斥着大众商品、大众文化,个性越来越少,特色成了稀有物品,使得人们不仅无法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甚至都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

    在1955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仪式上,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哈洛·达斯发表了题为《维护独立的个性至关重要》的演讲。

    他说:

    即使你由于受到极大的外界压力而不得不对自己有所调整,但只要你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很快你就会发现,哪怕你试图用一种理性的方式调整自己,你还是会失去最为宝贵的尊严。

    维护自己独立的个性是人类最神圣的需求,也是人类体现尊严的方式。

    也许,盲目跟风能够让你得到片刻的宁静,但它终将打破这份宁静。

    维护独立的个性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只有拥有独立的个性,人们才能拥有自我;只有拥有自我,人们才会思考诸如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以后要去哪里这样的问题。

    就在同一年,当波希·斯班德被纽约联合大学聘为名誉校长时,他发表演讲说,“人们有权利培养自己独立的个性,有权利通过这个途径追求自己、亲友乃至全人类的幸福”。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按照专家们的要求,培养和维护自己独立的个性,拒绝盲从和跟风。

    3.没有谁可以替代你,你就是最独特的你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模仿别人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坚持自己的风格,才能做好你自己。

    居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艾迪斯·阿尔雷德小姐给我寄来了这样一封信:

    我是一位敏感而又害羞的女孩,因为我很胖,脸颊上有很多肉,使我看上去比实际又胖了很多。

    我的母亲很保守,她认为我不应该在穿衣打扮上追求完美,她还觉得如果衣服太过合身,很容易会弄坏,因此最好做的宽大一些。

    我没有参加过聚会,也没有遇到过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学校时,我拒绝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后来,我结婚了,嫁给了一位比我大好几岁的男人,生活的变化没有促成我的变化,我还是老样子。

    我丈夫一家都很体面自信,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却做不到,尽管我处处模仿他们的样子。

    他们也帮助过我,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让我变得更糟了。

    我变得更加紧张和易怒,不敢见陌生人,甚至听见门铃响就心跳。

    我知道我彻底失败了。

    为了不让丈夫知道这些,每到公共场合,我就努力地假装很高兴,有时甚至显得很傻。

    我知道我装过了头,因为之后的几天我会觉得很累。

    有时候我都想到了自杀,因为我不知道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看到这里时,我真是被吓了一跳,好在这位艾迪斯·阿尔雷德小姐最终没有选择自杀,来自别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改变了她的自杀的念头。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