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第 1/4 页)

    第一章 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

    1.与人为善,主动帮忙

    不仅要主动关心他人,而且还应该表现出你的真诚。

    为什么要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如何吸引他人,而不是向最善于交友的动物学习呢?

    这种动物随处可见,在距离它还有十英尺的距离时,它就摇尾巴打招呼;如果轻轻地爱抚它,它会直起身子表示兴奋之情。

    更重要的是,它只是在表示它的喜悦,并没有其他的要求。

    狗是唯一不需要为了生存而付出劳动的动物,其他动物都不行。

    为了生存,奶牛得产奶,母鸡得下蛋,金丝雀得唱歌,只有狗,除了给予这个世界友爱,再不必付出任何东西。

    五岁那年,父亲买了一只小黄狗,我童年的欢乐和光明都是它带给我的。

    每天下午,它都坐在院子里静静地望着远处的小路,迎接我回家。

    当它听到我的声音或者看到我的身影时,就飞快地跑过来,兴奋地跳着、叫着欢迎我。

    五年之后,在一个让我永生难以忘记的夜晚,它被闪电击中了。

    这是我童年时代经历的最悲惨的事情。

    这只小黄狗不懂心理学,当然也不必懂心理学。

    它与生俱来的能力使它懂得真诚待人,可以让它在两个月里结交很多好朋友——这一成绩,是使用交友技巧的人花费两年时间也达不到的。

    问题在于,人们都知道,有些人始终都在努力让别人被他吸引、对他感兴趣。

    但这是徒劳的,大部分人不仅不会被这种人吸引,也不会对任何人感兴趣,因为他们一天到晚只关心他们自己。

    事实的确如此。

    人们在打电话时,最常说的是什么字?

    纽约电话公司调查了五百次电话通话,发现人们总共使用了3990次“我”这个人称代词。

    人们在看到一张有自己身影的集体照时,最先看的是谁?

    毫无疑问是他自己。

    如果你认为有很多人关注着你,那么请问,如果你死了,会有多少人为你送别?

    如果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除非你首先做到主动关心别人,否则别人没有义务关心你。

    现在,请记下这些话吧:如果只想着如何吸引别人,如何使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那我们将远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朋友。

    在拿破仑最后一次见到约瑟芬时,他对约瑟芬说道:“过去,我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现在,你是我唯一信赖的人。”

    尽管如此,约瑟芬是否真的得到了拿破仑的信赖,在历史学家眼里还打着问号,但可以肯定的是,拿破仑得到了约瑟夫的信赖。

    在《生命意味着什么》一书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尔弗雷德·阿德勒写道:“一个既不关心任何人,也不对任何人产生兴趣的人,不仅自身的生活困苦不堪,还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

    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人类才遭遇了失败。”

    我在纽约学习小说写作时,聆听过一位来自某著名杂志的编辑的讲座。

    他说,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小说稿,只要随手拿起一篇,随便读上几段,就能知道作者是否关心他人。

    他说:“如果他们不关心周围的人,那么他们的小说也不会受欢迎。

    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一定要主动关心他人。”

    如果这是创作优秀小说的诀窍,那么,这诀窍同样适用于与人交往方面。

    当魔术大师霍华德·塞斯顿在百老汇演出时,我与他有过一次彻夜长谈。

    我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告诉我,教授魔法的书籍有数百本之多,其他魔术师掌握的不比他少,但有两点,是他胜过他们的地方。

    第一,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声调、一个手势,他都要在上台前用心排练,做到了分毫不差。

    第二,他对观众是满怀热情的。

    在上台之时,他总是对自己说:“我感谢我的观众,没有他们的爱戴,就没有我的成功。

    我要竭尽全力带给他们最精彩的表演。”

    苏曼·亨克夫人与霍华德·塞斯顿有着相同的经历。

    她是最著名的“瓦格纳”演唱家,她认为,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对听众满怀热情。

    苏曼·亨克夫人原来的生活充满了悲剧。

    尽管生活如此不幸,但她还是坚持了唱歌的事业,最终凭借惊人的技艺轰动一时。

    另一位名叫乔治·戴克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有类似经历。

    他原本只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由于过不惯退休养老的日子,就以拉小提琴打发时光。

    起初,他凭借主动关心别人的热情态度,结交了很多小提琴演奏家。

    后来,他被越来越多的听众所熟知,终于变得小有名气。

    正是凭借对小提琴的热情和兴趣,让这位年逾七十的老人取得了成功。

    主动关心他人和对他人感兴趣,也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

    詹姆斯·艾莫斯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贴身秘书,在他所著的《我心中的英雄》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的妻子没有见过美洲鹑,有一次,她问总统先生,美洲鹑是什么样子的。

    总统先生耐心地给她做了解答。

    几天之后,我妻子的电话响了,是总统先生打来的。

    他告诉我妻子,此时窗外正好有一只美洲鹑,如果她看看窗户外面,就能亲眼看到它的样子了。

    像这样关心身边的人的小事儿,是总统先生经常做的事情。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从我们的住宅前面经过,不论是否看到了我们的身影,他都要亲切地向我们打招呼。

    卸任总统以后,西奥多·罗斯福有时会去白宫拜访塔夫脱总统。

    见到昔日身边的工作人员时,他依然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还和他们一一问好。

    有人这样说道:“这几年来,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

    如果有人给我一百块钱,要买下我的这一天,我都会拒绝。”

    的确,遇到这样的上司,谁能不爱戴他们呢?

    发自肺腑地关心别人,也是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伊利亚博士深受全校师生爱戴的原因之一。

    以下就是查尔斯·伊利亚博士关心学生的一个事例。

    一天,一位名叫克莱顿的一年级新生来找查尔斯·伊利亚,希望能从助学基金中得到50美元的贷款。

    拿到贷款以后,克莱顿正准备告辞,却被查尔斯·伊利亚叫住了。

    他说道:“听说你自己在宿舍做饭?

    如果你觉得满意,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妥。

    我在读大学时也时常自己做饭。

    对了,你做过肉饼吗?

    如果用牛肉做肉饼,再煎得久一些,那可真是一道美味佳肴啊!以前我总是这样做肉饼。”

    之后,他又详细地告知克莱顿,怎样才能做出美味的肉饼。

    在商业领域应用这一道理会有效果吗?

    我也有例子。

    费拉德尔菲亚的科纳福尔是一位燃料经销商。

    多年以来,他一直试图将燃料卖给本市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但一直没有如愿,因为这家超市从外地一位燃料经销商那里进货,而且运货路线还从他的事务所附近经过。

    这使得科纳福尔更为恼火,甚至痛骂他们是国家的罪人。

    我建议科纳福尔换个策略试试。

    我在学员中举办了一场“连锁超市对国家的影响是好还是坏”的辩论会,并说服他作为反方,为连锁超市辩护。

    为了准备辩词,科纳福尔再次登门拜访那家连锁超市的老板。

    以下是他告诉我的故事:

    见到超市老板以后,我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来找你,不是给你推销燃料的。

    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

    随后,我告诉他我将要参加辩论,然后又说道:“我希望能赢得这场辩论会,因此我需要帮助,在我所认识的人里,只有你可以给我提供帮助。”

    我原本只是要求他给我哪怕只是一分钟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肯见我。

    但实际上,当我说明缘由以后,他和我谈了将近两个小时。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他还找了一位出版过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类图书的作者帮助我。

    此外,他还给相关协会写介绍信,使我获得了有用的会议记录。

    当我起身告辞时,他抱住我的肩膀,预祝我取得胜利,并希望我能够在下次见面时告诉他辩论会的细节。

    最后,他主动说道:“希望你能在明年春天来拜访我,我愿意和你在生意上合作。”

    这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我没有向他推销我的燃料,他就主动提出要购买我的燃料!要知道,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想尽办法向他推荐我的燃料,他都不感兴趣,而现在,我只花了两个小时关心他的事业,就取得了我梦寐以求的成功。

    下面这个例子,是我的亲身经验。

    从这个例子,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得到美国伟大人物的注意和帮助的方法,就是真诚地关心他们。

    几年前,我在布鲁克林办过小说创作培训班。

    当时,我希望邀请到一些知名作家来给学员讲课,讲述他们的写作经验。

    于是,我给他们写了信,并让学员们在信上签名。

    在信封里,我还附带了一份“问题清单”,请他们填写以后寄给我,因为我觉得他们可能没有时间亲身前来。

    事实表明,他们对我的这种写信方式很满意,于是都赶来布鲁克林给我们讲课了。

    后来,我用了同样的方法请来了几位政界要人来给我的学员讲课。

    由此可见,不论是什么人,不论他是什么身份,都喜欢尊敬他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认为是挑起事端的罪魁祸首,连他的子民都反对他。

    他被迫逃到了荷兰,但人们依然对他恨之入骨,希望能将他碎尸万段。

    然而,就在这种氛围中,有个小孩却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充满了友善和崇敬之情的信。

    威廉二世被感动了,就邀请这个小孩去见他。

    后来,威廉二世与这个小孩的妈妈结婚,小孩成了“威廉之子”。

    这个小孩不需要学习如何吸引别人,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

    想要与每个人都成为朋友,就要真诚地欢迎他们。

    打个比方,在借电话时,应该用欢迎的语气与对方打招呼。

    此外,还应该主动为对方着想,或者替对方做一些事情。

    当年,爱德华公爵打算去南美洲游历。

    为了能够方便地与南美洲人民交流,在出发之前他就学习了一些西班牙语。

    由于事先做了这些准备,他受到了南美洲人民的特别欢迎。

    最近几年,我花费了很多精力掌握我的朋友们的生日。

    本来我是不相信星相学说的,但为了获知朋友们的生日,在和他们见面时,我总要以星相学说为话题,以此请他们他告诉我他们的生日。

    这样一来,我就获知了他们的生日。

    在每年年初,我把朋友们的姓名写在他的生日当天的台历上。

    如此,我就能够在朋友的生日当天及时地祝福他们。

    可以想象,当他们得到我的祝福以后是多么的高兴。

    我是除了他们的亲人之外,唯一知道他们生日的人。

    早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罗马著名诗人帕布里留斯·塞洛斯就说过这样的话,“想要别人关心我们,我们就应该首先关心别人”。

    因此,要让别人被你吸引或者欢迎你,就要首先关心和欢迎别人。

    和与人交往的其他原则一样,在对别人表示关心或欢迎之情时,一定要真诚,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对接受关心的人有利,对表示关心的人也有利。

    如果希望别人喜欢你,或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欢迎;如果想获得真正的友情,或者在既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那么一定记住,要真诚地关心别人。

    2.真诚地赞赏他人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给予他们真诚的赞赏。

    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做任何事情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给予他们需要的东西。

    可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说过这样的话:“促使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动机只有两类,一是性冲动,二是对出名的渴望。”

    美国最有学识的哲学家约翰·杜维则认为,人类的本能中最管用的动力是希望自己成为“关键先生”。

    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只有少数几种东西是人们永恒不变的追求。

    通常而言,大多数人需要如下几种东西:

    a.健康的体魄和长寿的生命;

    b.可口的食物;

    c.充足的睡眠;

    d.钱财,以及钱财可以换来的东西;

    e.有保障的明天;

    f.满足的性生活;

    g.孩子拥有幸福的生活;

    h.得到重视和赏识。

    以上所列八种需要,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

    但有一种需要,既像吃饭、睡觉这么重要和迫切,又难以得到满足。

    这种需要,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出名的渴望”,也是约翰·杜维所说的“希望成为‘关键先生’”。

    林肯在一封信中说“人人都喜欢被人恭维”,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的天性中最深沉的渴望,就是能够被他人重视和赏识。

    然而,人们的这种需要并不能得到满足,而是时刻处于“饥饿”状态的,这让人们痛苦。

    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解决这种“饥饿”,他们也因此具备了掌控别人的能力。

    渴望被重视和赏识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一项明显差别。

    我的童年是在密苏里州的一家农村度过的。

    那时,农场饲养了一些品种优良的大红猪和白额牛,父亲常带着它们参加在中西部举办的家畜展览会,并得了很多次大奖。

    于是,父亲就把奖章的蓝色缎带缝在一块白布上,给亲友们参观。

    这些奖章是猪和牛得来的,它们并不在乎,但我的父亲却很在意,因为这给他带来了被别人重视的感觉。

    假如人类的祖先没有体现出这种渴望受人重视的需要,人类就不会有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文明。

    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激励着一位原本没有受过教育的杂货店穷伙计刻苦求学,用仅有的五十美分买了法学书籍。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这位穷伙计,他的名字叫林肯。

    同样,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激励着狄更斯创作不朽的名篇;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激励着瑞恩爵士设计如交响乐般的建筑;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激励着洛克菲勒积累了挥之不尽的财富;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激励着人们建造一座座大宅院。

    这种渴望也可以诱惑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走上犯罪之路。

    曾经担任过纽约警察局局长的马洛里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年轻罪犯,都显得很自大,他们从心底里就有对名声的盲目追逐。

    人们很难想象,在逮捕入狱之后,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报纸是否将他们当成知名人物报道。

    只要能和政界领袖、体育明星们同时出现在报纸上,即使要坐牢,他们都愿意。”

    获得别人的重视的方式与人的性格有关。

    如果有人肯告诉我他是怎样获得别人的重视的,我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举例而言,在中国的北平,有一家洛克菲勒捐建的医院。

    那家医院服务了许多洛克菲勒一辈子都不会谋面的人,但这件事让洛克菲勒得到了他们的重视。

    同样,强盗迪林克杀人、放火、抢银行,也是为了得到人们的重视。

    他很自豪,因为他是尽人皆知的强盗,在即将被逮捕时,他说:“我不会伤害你们,但你们要记住我。”

    如何获得别人的重视,是洛克菲勒和迪林克最大的差别。

    在历史上,名人们为了获得众人的重视,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乔治·华盛顿最喜欢听到的称呼是“伟大的总统先生”,哥伦布希望被授予“海军司令”和“印度总督”的头衔,凯瑟琳女王不愿意拆阅没有称呼她为“尊敬的女王陛下”的信件。

    此外,赞助博尔德将军进行南极探险的富翁们,希望能用他们的姓氏命名冰山,维克多·雨果甚至希望能将巴黎城改名为“雨果城”。

    有时,为了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人们还故意装病。

    为了迫使丈夫放下手头的工作而拥抱着她进入梦乡,麦金利夫人就装过病。

    一些专家认为,人们之所以精神失常,就是为了在幻觉中找到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被重视感。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