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求同存异(第 3/4 页)
人尽量少杀,但财产尽数剥夺。
原因很简单,叛乱是大罪,不多杀人是天子开恩,抄没家产,不让他有再次生事的能力,却是必行之事,而且天经地义。
这对其他人也是一个警告。
当然,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朝廷现在穷得丁当响,等着河东豪强的家产续命。
识相的赶紧捐献,不用全出,朝廷还有官职赏赐。
不识相的,别怪朝廷翻脸,抄家灭门。
反正理由是现成的。
皇帝大驾光临河东,你不来迎驾、贡献,眼里还有朝廷吗?
对这些久经官场的老臣来说,要找点理由整人,真是容易得很。
以前不做,不是不会,是不肯。
如今天子落难,节衣缩食,他们跟着吃糠咽菜,苦不堪言,再不出手就说不过去了。
有君臣大义在,他们干得心安理得,名正言顺。
刘协心情不错,请他们吃了一顿野味烧烤。
趁此机会,太常王绛出面,众臣附议,请天子回城。
新年将至,要举行各种典礼,缺了天子不行,在野外也不合适,还是回城里方便。
这一次,刘协没有再拒绝。
但他提出,回城之前,朕带你们去个地方。
安邑城西北有一个独立的小城,据说是大禹称王之处,故称禹王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