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5章:修港口的重要性(第 1/4 页)

    大明自太宗迁都北京后,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南京跟北京,谁更适合当帝国首都。”

    前者是太祖定下的京师,位于江南繁华之地,要什么有什么。

    后者在太宗选为首都之前,都比较荒凉。

    此前虽然有辽、金、元等朝代定都,但这不是有战乱嘛!

    一打仗,再好的地方都能给你折腾没了。

    唐朝的大明宫不就是被几把火下来,烧的干干净净?

    至于什么长安洛阳的,也早就废了。长安水土流失严重,无法在支撑起一个庞大帝国的中央。

    洛阳地形一马平川,对于都是马上天子的太祖太宗而言,无险可守,着实有点拉胯。

    所以只能在南北两京之间做出选择。

    而朱太宗最后通过靖难,把都城成功迁到了北京。

    虽然在此后历代都有要不要迁回去的争论,但到底是延续至今了的。

    在朱见济看来,要想在未来的大航海时代同时掌握陆权和海权,唯有北京最佳。

    一来,自南北两宋到蒙元一统,中国南北实际上是分裂多年了的。

    经济文化和人口分布上拉开了巨大差异,以至于还出现了“南人,北人”两种概念,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初的“南北榜案”。

    若想平衡两边,就得在北边弄个重量级的玩意坐镇。

    二来,防备蒙古、开发东北,都是从北方进行调度为佳,还可以通过海运港口,把东北拉到“大北方”这个圈子里面来,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南边到底是酒色脂粉多,容易腐蚀人的心智。

    唯一的问题便是,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和人口增多,粮食不够吃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晋末长剑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1717新美洲帝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世子妃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我的七个绝代风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