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与管宁谈学问(第 4/4 页)
一路上,张怀道从刘涛那里知道了管宁的许多事情,管宁是典型的儒家心态,趁着年轻的时候求学,专研学问,等将来学问做深了,便讲学,传播学问,这也是儒家推崇的立德与立言。
“幼安先生,学生陪同县尊前来拜访。”找到山中的一座茅草屋,刘涛在屋外恭敬的说道。
张怀道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管宁的隐居是真正的隐居,茅草屋两间,没有仆人,不在乎外物,只研习学问,仅从这来看,管宁就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良久草屋的木门被推开,一个脸色苍白的男人走了出来,这便是管宁。
“山野之人,无心他事,两位请回吧!”管宁淡漠的说道。
刘涛有点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张怀道立刻上前一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管先生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张怀道朗声说道。
管宁看了看张怀道,半晌才点头:“是我失礼了,请进。”
屋内的陈设跟张怀道预期的差不多,除了简单的生活器具,就是书本和竹简。张怀道扫了一眼,绝大部分书他都没有看过,甚至都没有听过。
“两位远道而来,是与我谈学问吗?”管宁开口问道。
刘涛讷讷不语,在他看来,自己两人根本没有资格跟管宁谈学问。
张怀道却不这么看。
“管先生说到学问,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请问什么是学问?”张怀道开口了。
管宁一下子被张怀道问住了,想了想才道:“《易》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这是他人之言,不足以表达我心中所想,在我看来,学问就是知识,知识就是人类在实践当中总结的,包含了很多方面,并不只有书本上那一些。实际上,书本上传承的知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张怀道侃侃而谈。
“你这个说法很有趣。”管宁点点头。
“打个比方来说,儒家的学问,很多都是讲修身的,其中心是一个礼与仁。因此儒家对道德要求极高,这一点管先生应该深有体会,当初你跟华子鱼割席断交,也是因为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