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四章 女秀才移花接木(上)(第 2/4 页)

    美人一挥而就。

    孟沂也和他四首道:

    芳树吐花红过雨,入帘飞絮白惊风。

    黄添晓色青舒柳,粉落晴香雪覆松。

    (春)

    瓜浮瓮水凉消暑,藕叠盘冰翠嚼寒。

    斜石近阶穿笋密,小池舒叶出荷团。

    (夏)

    残石绚红霜叶出,薄烟寒树晚林苍。

    鸾书寄恨羞封泪,蝶梦惊愁怕念乡。

    (秋)

    风卷雪篷寒罢钓,月辉霜柝冷敲城。

    浓香酒泛霞杯满,淡影梅横纸帐清。

    (冬)

    孟沂和罢,美人甚喜。

    真是才子佳人,情味相投,乐不可言。

    却是好物不坚牢,自有散场时节!

    一日,张运使遇过学中,对老广文田百禄说道:“令郎每夜归家,不胜奔走之劳,何不仍留寒舍住宿,岂不为便?”

    百禄道:“自开馆后,一向只在公家。

    止因老妻前日有疾,曾留得数日,这几时并不曾来家宿歇,怎么如此说?”

    张运使晓得内中必有蹊跷,恐碍着孟沂,不敢尽言而别。

    是晚,孟沂告归,张运使不说破他,只叫馆仆尾着他去。

    到得半路,忽然不见。

    馆仆赶去追寻,竟无下落。

    回来对家主说了,运使道:“他少年放逸,必然花柳人家去了。”

    馆仆道:“这条路上,何曾有什么伎馆?”

    运使道:“你还到他衙中问问看。”

    馆仆道:“天色晚了,怕关了城门,出来不得。”

    运使道:“就在田家宿了,明日早辰来回我不妨。”

    到了天明,馆仆回话,说是不曾回衙。

    运使道:“这等,那里去了?”

    正疑怪间,孟沂恰到。

    运使问道:“先生昨宵宿于何处?”

    孟沂道:“家间。”

    运使道:“岂有此理!学生昨日叫人跟随先生回去,因半路上不见了先生,小仆直到学中去问,先生不曾到宅,怎如此说?”

    孟沂道:“半路上遇到一个朋友处讲话,直到天黑回家,故此盛仆来时问不着。”

    馆仆道:“小人昨夜宿在相公家了,方才回来的。

    田老爹见说了,甚是惊慌,要自来寻问。

    相公如何还说着在家的话?”

    孟沂支吾不来,颜色尽变。

    运使道:“先生若有别故,当以实说。”

    孟沂听得,遮掩不过,只得把遇着平家薛氏的话说了一遍,道:“此乃令亲相留,非小生敢作此无行之事。”

    运使道:“我家何尝有亲戚在此地方?

    况亲戚中也无平姓者,必是鬼祟。

    今后先生自爱,不可去了。”

    孟沂口里应承,心里那里信他!傍晚又到美人家里去,备对美人说形迹已露之意。

    美人道:“我已先知道了。

    郎君不必怨悔,亦是冥数尽了。”

    遂与孟沂痛饮,极尽欢情。

    到了天明,哭对孟沂道:“从此永别矣!”

    将出洒墨玉笔管一枝,送与孟沂道:“此唐物也,郎君慎藏在身,以为记念。”

    挥泪而别。

    那边张运使料先生晚间必去,叫人看着,果不在馆。

    运使道:“先生这事必要做出来,这是我们做主人的干系,不可不对他父亲说知。”

    遂步至学中,把孟沂之事备细说与百禄知道。

    百禄大怒,遂叫了学中一个门子,同着张家馆仆,到馆中唤孟沂回来。

    孟沂方别了美人,回到张家,想念道:“他说永别之言,只是怕风声败露,我便耐守几时再去走动,或者还可相会。”

    正踌躇间,父命已至,只得跟着回去。

    百禄一见,喝道:“你书到不读,夜夜在那里游荡?”

    孟沂看见张运使一同在家了,便无言可对。

    百禄见他不说,就拿起一条柱杖劈头打去,道:“还不实告!”

    孟沂无奈,只得把相遇之事,及录成联句一本与所送镇纸、笔管两物,多将出来,道:“如此佳人,不容不动心,不必罪儿了。”

    百禄取来逐件一看,看那玉色是几百年出土之物,管上有篆刻“渤海高氏清玩”六个字。

    又揭开诗来,从头细阅,不觉心服。

    对张运使道:“物既稀奇,诗又俊逸,岂寻常之怪!我每可同了不肖子,亲到那地方去查一查踪迹看。”

    遂三人同出城来。

    将近桃林,孟沂道:“此间是了。”

    进前一看,孟沂惊道:“怎生屋宇俱无了?”

    百禄与运使齐抬头一看,只见水碧山青,桃株茂盛。

    荆棘之中,有冢累然。

    张运使点头道:“是了,是了。

    此地相传是唐妓薛涛之墓。

    后人因郑谷诗有‘小桃花绕薛涛坟’之句,所以种桃百株,为春时游赏之所。

    贤郎所遇,必是薛涛也。”

    百禄道:“怎见得?”

    张运使道:“他说所嫁是平氏子康,分明是平康巷了。

    又说文孝坊,城中并无此坊,‘文孝’乃是‘教’字,分明是教坊了。

    平康巷教坊乃是唐时妓女所居,今云薛氏,不是薛涛是谁?

    且笔上有高氏字,乃是西川节度使高骈,骈在蜀时,涛最蒙宠待二物是其所赐无疑。

    涛死已久,其精灵犹如此。

    此事不必穷究了。”

    百禄晓得运使之言甚确,恐怕儿子还要着迷,打发他回归广东。

    后来孟沂中了进士,常对人说,便将二玉物为证。

    虽然想念,再不相遇了,至今传有“田洙遇薛涛”故事。

    小子为何说这一段鬼话?

    只因蜀中女子从来号称多才,如文君、昭君,多是蜀中所生,皆有文才。

    所以薛涛一个妓女,生前诗句不减当时词客,死后犹且诗兴勃然,这也是山川的秀气。

    唐人诗有云:锦江腻滑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诚为千古佳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我家娘子,不对劲 江湖三女侠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北宋穿越指南 北齐怪谈 斗罗之墨竹剑 秦时:我,鬼谷大师兄! 活埋大清朝 召唤之绝世帝王 重振大明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