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44(第 1/3 页)

    《传》中明言宣公变古易常天应之而有灾,即是天人感应之义。

    《春秋公羊传》多达十六次明文指出:“此何以书?记灾也。”又三十二次点明:“此何以书?记异也。”

    如“大雩。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何休注曰:“旱者,政教不施之应。先是桓公无王行,比为天子所聘,得志益骄,去国远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

    按何休之解,旱灾乃政教不施之应。

    故《汉书·五行志》曰:“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法《洪范》之咎徵,天人之道灿然著矣。”

    彼时的墨家学说墨子认为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董仲舒吸收了墨子的天罚理念。

    《春秋繁露·郊语》:“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

    “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

    “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主罚所以别者,暗与显耳。”

    墨家天道观得到了董仲舒的借鉴吸收,在其儒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作用。

    董仲舒又“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

    他在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说到: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都市仙帝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退下,让朕来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元始法则 他比我懂宝可梦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红色莫斯科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寒门宰相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全职剑修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顶级猎食者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是心跳说谎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玫瑰之下 快穿之攻略男主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看鸟吗哥 我的锦衣卫大人 夺嫡叶娇李策 安徒生童话 惊落晚秋 热风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你老婆掉了 嘘,国王在冬眠 羊皮卷 金牌调解员[快穿] 穿书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