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上见闻(第 1/2 页)

    风和日丽的大海上,大片大片的瓦蓝占据了天空,只有寥寥单薄的浮云点缀在瓦蓝色的天空下,像是随意涂抹的水彩画。哗啦啦的海风肆意的吹拂着,船帆被吹得鼓胀鼓胀的。甲板上的水手们似乎很享受海风的吹拂,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份内之事。

    但这样惬意的光景对第一次出海远航的贾涉而言,却是不小的考验。虽说以辽东行省到山东行省的距离,这样的出海算不得远航。但对贾涉而言,已经是迄今为止最远的坐船经历了。

    且因海上行船完全不能与河上行船相提并论的缘故,贾涉出海后,便头晕呕吐,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好在当了这么些年的淮东制置使,他也沾染了些军中的风气,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在极力的适应好一阵后,晕船之症有了稍许缓解。同时同船的王文统也怕他在船上出了什么意外,特意让人拿来了纾解晕船的药膏。这下,他才总算摆脱了头晕目眩的尴尬境地。

    这么恢复了精神头后,他也有心观察起了海上的风景。相比陆上而言,海上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尤其是那开阔的海面,让人望而心生阔达之感。

    途径的海岛则犹如散落在海上的明珠,风景秀丽有之,更添几分匍匐缥缈之感。这让他响起了秦时的典故,说是海上有仙山,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大机缘者,可以拜入三仙山学习仙术。

    虽然知道这典故真实性存疑,但贾涉还是不免生出几分期盼。

    中途的时候,海船临时停靠在了一座砣矶岛的海岛。上面有规模很少的市镇,乃是明国夺取了山东之地后,迅速新建的中转之地。且据贾涉观察,岛上的普通民人不多,市镇之中也以驻军家属为主。官府在岛上修建了官仓和驿站,供有官身的海船停靠。

    因停靠的时间不长,贾涉只能在码头附近走走。市镇内到底是什么光景,也只能从码头上忙碌的民夫口中得知。

    随后商船重新驶入大海,一路上虽然也能见到海岛,但都没有停靠。等到次日,航行了一天,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在尽头好像与海面融为了一体,贾涉有种彻底迷失在大海的感觉。这让他不免心生惶恐,但为了维持宋国的威仪,他还是强装镇定。

    这样的惶恐心理直到重新看见陆地,才终于消散。

    “大连港,就要到了!”王文统看到海面上越来越多的船帆,以及高大巍峨的灯塔,脸上显出几分兴奋之色。

    贾涉也注意到了这些打着不同旗号的海船,有些还明显是宋国来的。因他们所坐的海船乃是明国水师所属,所以不用像普通商船那样,需要排队等待空出的泊位。而是在港口水卫的引领下,进入官府特别停靠的码头。

    “莫非明国也是礼佛之国?竟修得如此之高!不知内里供奉的是哪位高僧的舍利?”贾涉也注意到了岸上标志性建筑物--灯塔。只不过因初次见,所以误以为了佛塔。

    “呵呵!这是为商船指明航向的灯塔,非佛塔也。虽然明国也有礼佛之人,但并不如宋国笃行。”王文统看着大连港的地标性建筑,也有些感叹道:“犹记得出征山东前,此塔尚在修建。不成想,竟已完工了。”

    “数月便已完工,明国竟有如此巧匠?”贾涉听闻,不便惊奇明国的建造速度。

    “想必是用了新式造物--水泥吧。”王文统想了想,揣测道:“听闻此物初时遇水成泥,等干透后,便坚如磐石了。此后再任由风吹雨打,都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了。”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