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分田地,送房屋,赠粮种,租耕牛(第 1/2 页)

    山东行省省治,登州蓬莱县。

    因东蒙古大力度的迁民,现在登州城乃至周边村镇,都是人烟稀少。很多百姓为避免被东蒙古的士兵发现,都躲到了山野荒林。一些偷袭杀害东蒙古的官吏、士兵的情况也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百夫长中队被人偷袭全歼的恶性案例。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西军一边利用降兵降官加大镇压力度,一边也向百姓释放善意。停止迁民,并且对愿意向东蒙古臣服的百姓、地方土豪分配田地,从而减缓他们对东蒙古的敌意。

    如此,山东的地界才慢慢平静下来,少数胆大的百姓接受了官府的招安,成功分配到了田地和房产。那些都是迁民后留下的,离开的百姓也不可能全部都带走,现在都便宜了这些接受招安的百姓。

    为了尽可能打消百姓们的疑虑,东蒙古的官府还会给这些接受招安的百姓发放米粮与肉食。没有什么比货真价实的吃食更打动人心了,在这个动辄就会饿死的时代,米粮与肉食的诱惑力比口头上的承诺更能打动人心。

    在登州等待上船的贾涉就趁等待的空闲,在登州附近体察民情。他现在是宋廷的礼部侍郎了。至于淮东制置使的位子,在楚州失陷的时候,就被臣相给撸到底了。

    从进入淮北开始,沿途就很少能看到人烟。经过的城池与村镇,也都空落落的,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十室九空。等到了登州码头,他才算知道人都去哪儿了。

    因为在码头附近,竟然修建了数十座规模庞大的移民营。据跟他同行的东蒙古官员介绍,这些都是准备送回东蒙古本土的。并且去了东蒙古,这些人也都会被分配到田地或在工坊做工。到底事实会不会如东蒙古官府宣传的那样,贾涉也不敢确定。

    当下在城外,贾涉看到城门附近,竟然摆放了好几口大锅。然后在大锅的旁边,还摆着席案。长长的布帆矗立在席案旁,上面写着:“主动登记之民,分田地,发粮种,送房屋,赠耕牛。”

    一条长长的队伍沿着各个席案排着,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随着队伍慢慢往前挪动。每个登记好的百姓,都会当场得到一碗浓汤,两个大馒头。

    然后再在官差的带领下,来到一个个百姓聚集的小圈子。每个小圈子外面竖着一个木排,上面写着‘大黄村’‘小郭村’‘王家庄’等村名。

    当百姓的数量达到二十到三十人时,便会在官差的带领下,前往对应的村庄安置。贾涉注意到,分田地的百姓不分男女,就连老人和小孩都得到了分配田地的机会。只是相对青壮,分配到的田地只有其一半。

    贾涉还询问了收取的农税,结果只需要缴纳三成即可。而且一年只收取一次农税。不过东蒙古官府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分配的田地必须耕种五年以上,未满五年的,不能交易买卖。如果出现故意抛荒的情况,官府也有权收回田地。

    赠予的房屋、耕牛等,也都满足一定年限的居住条件,耕牛也不能随意宰杀。若是病故,需要给官府赔偿耕牛的损失。

    如此大方、宽厚的政令,也难怪会有这么多的百姓主动来投了。只是贾涉不是那些只顾着蝇头小利的普通百姓,他知道东蒙古的这种收心之举,其实都是慷他人之慨。

    毕竟这些东西,其实都原本就是山东当地百姓的。现在东蒙古官府分给这些人,自己其实是一点损失都没有。

    但对于这些本来就生活困苦、担惊受怕的百姓而言,东蒙古的政令就是大大的仁政了。一些得到田地、房屋的百姓更是激动的朝着北方叩头,声呼兀鲁图斯大王万岁。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