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邀请(第 2/4 页)
除非得到特殊应允,否则,哪怕是一千石的中大夫这类的官职,也没有权利进入大殿。
卫青这句话,几乎就是把司匡看作了一个两千石。
不过,一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他作为刘彻的近臣,掌握的情报,多于绝大多数情报组织。
刘彻继位十年了。
朝堂上的老臣,绝大多数都是文景二朝的老古董了。
这群老头儿的身体状况、健康情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十年之内,朝堂绝对会完成一次大换牌。
新老交替的大换牌。
为何刘彻急着召见司匡?
只因,他需要培养班底了,培养自己亲自提拔的班底。
司匡坐在地上。
鼻子呼出两道粗气。
挥挥手,淡淡的回答,“卫公,这场比试结束后再说吧。”
卫青挥挥手,笑着,“不用比了,吾可以做主,兵家认输!”
良岳急了,呼唤,“卫公!”
卫青挥了挥手,转身,瞅着这位接下自己委托的兵家第一人,“恕我直言,单是那商战一词,足以碾压绝大多数平匈之策,更别提其还提出其他平匈之法了!”
他迎着凉风,看着良岳,沉声说道:“吾现在只想把他请到长安,向陛下呈递解决内忧之法!”
没办法。
解决诸侯王的策略,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可是自孝文皇帝开始,每一届大汉皇帝,都在追求的事情。
如今机会来了。
作为刘彻的近臣,他不可能放过!
良岳失落的低着头。
沉默了。
再看到案几上治河策划书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未来。
哪怕他是留侯之后,也没有亲眼见过大汉地图。
这东西,用好了,可得荣华富贵,用不好,会落得一个族诛的下场。
如今,司匡显然就是用好了,
甚至,还举一反三,打通河流,规划出造福天下的水利工程图。
输了。
的确是输了。
只是,他开不了这个口。
只能保持沉默。
一时间,高台上的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司匡叹了一口气,摊摊手,开口,主动打破这个尴尬氛围。
“卫公,实话跟你说吧,鄙人恐怕无法离开稷下。”
“为何?”
司匡指了指身下的这大片土地,苦笑一声,“欠着钱呢,欠了将近一百二十金,走不掉,若是走了,鄙人的名誉,岂不是一朝尽丧?”
当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