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输出个人观点(第 2/4 页)
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每个个体都是无价的,那无价的个体组成的集体当然也是无价的!
有选择的情况下,谁会想牺牲个体换取集体?不到具体事实,不到具体环境下说这个问题,就像是说空话一样,毫无意义可言。”
听到陈昕这么毫不客气地反驳大导演陈恺哥的观点。
在场的记者沉默不语,也算见怪不怪了。
毕竟这位明显不是怕事的人,陈导的话也不是金科玉律,就不能反驳。
先前陈昕,可是反驳过更多的观点了。
“陈昕,不管怎么说,《英雄》这部电影是反武侠的总没说错吧,对传统“刺客侠士”那种反抗斗争精神,采取相反的表达,岂不是站在权贵和统治阶层批评群众的抗争?
这难道不是一种奴性的伸张和复辟,凭什么残剑和无名在秦王束手就擒之际放弃行刺?凭什么‘秦王不可杀’?
难道就因为秦王是一位“胸怀天下”的真英雄?因为“和平高于一切”,于是他们就“牺牲小我”,自愿受王法处死,都要像烈士那样成全了始皇帝的千秋伟业?“
一位记者见没人提问,从先前陈昕称赞秦始皇的思考中回过神来,立刻不高兴地提问道。
在他看来,秦始皇是个暴君不说,几大高手就算刺杀秦王失败,那也是力量不够,悲壮一死而已,怎么能放弃为人的抗争精神?
“反武侠?怎么,还不能反武侠呢?武侠是法律?不合时宜的法律还可以修改了,武侠是完美的?
再说,谁规定一部涉及武术和侠客的电影,就必须是传统的套路呢?话又说回来了,始皇帝的千秋伟业还需要谁去成全吗?
他的历史功绩放在那里,就算被黑了两千年,随着现在考古发掘,不是有大量文字文物证明,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描写是不准确的吗?
不过就是一部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商业电影嘛,上升到那么大的主题有多大价值?有了‘荆轲刺秦王’一部电影,还不够,所有人都必须拍那样主题的刺秦电影?
再者,我之前就已经说了,许多媒体记者动不动就说这部电影观众不喜欢,他们采访了几个观众,去过几个电影院,就把别人代表呢?
事实上据我所知,许多观众都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电影都很震撼,认为这部电影堪比好莱坞大片。
至于许多媒体讨论的各种思想内涵、主题什么的,你去问问普通观众,有几个人会当回事?一部电影而已,就像吃了一顿饭,逛了趟街,还指望他像四大名著那样影响人?
在我看来,上映半个月就吸引了五百万观众走入影院观影,《英雄》这部电影就已经居功至伟了!
一些人总是站在文化评论的观点批评这部电影,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华国电影的死活,华国电影人的死活。
每年不到十亿的票房产出,多少家影院残破不堪,没人去观影,除了盗版碟片市场的影响,更多的就是国内没有多少人愿意拍商业电影,都喜欢拍文艺电影!
电影产业没有商业电影,投资者赚不到钱,谁又来投资拍摄文艺电影?影院没法活,观众不走入影院,恶性循环,国内市场被好莱坞大片占据,到时候所有人天天看好莱坞大片?
还是给国产商业大片一些时间,一些鼓励吧,别到时候像其他亚洲电影市场,观众想看一部自己文化的电影,都难以找到了才后悔。
或者说,有些人有批判这部电影的功夫,还不如写个好剧本征服导演,让他按照你的想法拍部电影,让大家好好瞧瞧你所谓的思想性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