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粮食的学问(第 3/3 页)
亩产500斤来定量,只有上面那些白痴,坐在办公室喝茶,才能做出来的产量估算,都是一群猪脑子。
什么东西能够有亩产500斤?
水稻?
小麦?
还是你麻的的扯淡。
这个年代,水稻的产量400斤,那是不错的田地,要是平均产量的,撑死300斤够不到,这个年代的水利条件不到位,经常大面积的歉收。
至于小麦,那就更惨,不错的田地,亩产200斤,平均产量的,撑死150斤,要是遇到虫害和气候不好,经常大面积的荒芜了,种了没人收,直接铲了做肥料。
亩产300斤,364亩,就算109200万,义务粮27300斤,责任粮36400斤,今年剩余粮食45500斤。
这部分剩余的粮食里面,要扣除5%的储备粮,5%的战备粮,还有种子粮,种子粮食的标准是每亩20斤,那就是6000斤,只有34950斤。
按照人口262人,人均分到水稻是133斤。
看到没有?
这个是比较接近现实的情况。
社里要想积累返销粮的指标,只能多卖粮食,社里的粮食哪里来呢?
呵呵,只能在社员的口粮上想办法,那就是减少水稻的分配,增加大豆和山芋的分配,把多余的水稻,当做返销粮的指标,卖给粮站。
除了返销粮之外,还有预备粮,饲料粮,调剂粮,救济粮,还有缺粮户。
预备粮,那是社里预备特殊情况的粮食,不过,目前,各个社都没有预备粮都没有指标,没有指标,社里不敢多留粮食。
饲料粮,按照指标,应该是3%,不过,目前,很多社,都是拿大豆来代替,谁敢用粮食做饲料粮啊。
所谓的调剂粮,就是指有的社,有的村子,因为特殊情况,他们种的粮食比较少,比如说城乡附近的村子,他们不种粮食,种蔬菜和水果,可是,他们也要吃饭,所以,上级就调剂粮食给他们。
救济粮,不用说了,只有非常贫困的村子,才能吃得上救济粮。
缺粮户,只要是那些放牛的,放羊的,养猪的,或者残疾了,劳动力不够的家庭,工分不够买粮食的,只能依靠社里的调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