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一人灭国(第 3/4 页)
当解决后顾之忧并且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到了唐朝中期的吐蕃成了大唐的最大敌人之一,甚至攻克过长安。
虽然王玄策使节团被杀而灭了印度,可最后却造成了自己首都被攻克。
使节团被杀,和首都被攻克,这个孰重孰轻显然是不言而喻。
王玄策在战略意识上明显不行,他做了这种资敌的蠢事。
为了出一口恶气,也就忘记了国家的战略布局,忘记了国家的战略目的,居然把一个潜在盟友给灭了,然后帮助了一个潜在敌人。
当年吐蕃之所以愿意借兵,多半想的也是这样,趁机解决后顾之忧。
“皇上,我只是想说一句,千万不要让王玄策作为外使。
他的战略意识不太好,只能够作为辩士,却绝对不能够让他执掌符节。
而且他容易意气用事,他在战术上是无可挑剔的,不管是口才还是军事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他却明显不是一个战略意识足够的人。
他虽然说远交近攻,可是却并没有真正的体悟到这个远交近攻的核心。
他只是能够作为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却绝对不能够作为一个决策者。”
李元霸说。
王玄策虽然说什么远交近攻,可是从他“一人灭一国”的作风来看,明显不是一个真正懂得远交近攻的人。
当时大唐应该“近攻”的是吐蕃,并非是印度。
他恰恰相反,远攻近交。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