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一人灭国(第 2/4 页)
可是王玄策发誓要灭了这个印度,结果他也就是这么做的。
他去吐蕃请求松赞干布借兵,然后还有你泥婆罗国也都借兵,最后一路上消灭了印度大量的敌人,最后完成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可是仔细分析,这个一人灭一国最大的受益方是谁?
不是大唐,而是吐蕃。
当年大唐和印度并不接壤,所以无法吞掉这个印度的领土。
真正获得好处的是吐蕃,吐蕃可以趁机大量吞掉印度的领土和人口,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还有各种的资源,让突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可是大唐,却因此失去了一个牵制吐蕃的战略上的盟友。
当年吐蕃和大唐关系可没有后世教科书那么简单,文成公主入藏并非是真正的为了交流,而是为了安抚吐蕃,实现大唐的另一个战略计划。
事实上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是盟友也是敌人,和当年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很相似,非常的复杂。
双方合作时候也要避免对方捅刀子,可是这个王玄策居然做了一个蠢事,选择消灭自己的潜在盟友,为自己的潜在敌人增加实力。
虽然使节团被杀,是莫大的耻辱。
可是作为外交人员,一切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以国家战略利益为重。
他跟吐蕃借兵攻打印度,这样高兴的是吐蕃,这样大唐不可能绕过这里去统治印度,所以真正统治印度的反而是吐蕃。
这种消灭后顾之忧的事情,吐蕃当然乐意去做了。
说不定,吐蕃还正好高兴这一点,他们害怕大唐和印度合作一起牵制他。
这下终于是可以消灭印度,解决后顾之忧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