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三 问道答疑(第 2/4 页)
“万物生其炁,而人盗之,便是服气。”李郸道一下子就举一反三了。
许天师点点头:“说的不错。”
“但是君子之抱命,岂小人之矜智?”
却是说小盗利己,大盗利国,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同样对应修行也可算,若是蝇营狗苟,念头不通达,没有君子的大抱负,是成不了仙的。
“精气双全,乃是真仙之子。形神不足,虚受辛勤。心愿若偏,终无所得,心正则神调,神调则道气足矣。”
这是表示修行之人,要心怀正义之炁,念头通达。
又讲诉了“精”于“炁”,“神”与“炁”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精和神没有直接联系系,但是炁于二者紧密联系。
炁损则精神皆损。
精损,则炁亏,炁亏则耗神。
神损,则炁补,炁补则精亏。
这倒是和中医理论一模一样,李郸道没有什么要问的。只是将“神”摆到了比“炁”更高的位置。
以神领炁,若是正念,便是正炁,若是邪念便是邪气。
因此示意许天师继续讲下去。
许天师点头,承接上文,又开口道:“气之为母,血之为子。血之为母,精之为子。精之为母,神之为子。神之为母,形之为子。”
“未有无气而自成形者也。气因形有,乃魂魄偕之。神者,气之母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