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太平九年(第 3/4 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太平九年。
三年过去了,宋辽两国一直和平相处,吐蕃、回鹘也比较安分,占城、胶州、高句丽和大宋友好往来,汴梁城中甚至能看到西方的商人。
“波利先生,这就是我们大宋的都城,汴梁,这比你们的首都拜占庭,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庆男带着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游走于汴梁大街,随着远洋技术的成熟,大宋已经被西方国家知晓。
作为此时最强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迎来了“黄金时代”,一代大帝巴西尔一世,开创了马其顿王朝,拜占庭帝国经历低谷后重新崛起。
拜占庭帝国崛起,大宋的态势丝毫不弱于它,如今的大宋已经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赞美主教,宋帝国真的很强大!”
波利说的是希腊语,李庆男听不懂,翻译在一旁及时翻译,李庆男得意地笑了笑。
经过三年的发展,汴梁第二轮城市规划已经完成,大街上房屋整齐,环境整洁,当年种的树木已经长大,增添了不少绿意。
街道中间有一条白线,分开了往来车辆,车道两边还有人行道,人行道的下方是城市的排水通道。
两边的商铺都标着数字,每个商铺都有朝廷颁布的标识,聚仙楼如今是汴梁最大的酒楼,光汴梁城就有三家,但甲子号只招待官员,还有各国的使臣。
李庆男带着波利来到了甲子号聚仙楼,四层的小楼比皇宫还要气派,令波利叹为观止。
如今的汴梁城,除了大相国寺的舍利塔,就属聚仙楼最高,成为了汴梁城地标性建筑。
相比之下,皇宫反而有些逊色,有大臣曾多次建议郭浩扩建皇宫,都被郭浩拒绝了。
还有的大臣看出郭浩一些心思,建议郭浩迁都长安,郭浩也没有答应。
其实郭浩心里想的是迁都幽州,也就是后世的京城,可是现在幽州地区还不安全,如果以幽州为都城,契丹可以轻易打过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