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 胜利在望!【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4/4 页)

      凡是水稻和小麦看不上眼的土地,基本上就没有红薯不能种的!

      偏远山区的人,就靠着红薯才能繁衍生机的。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农作物界的老黄牛!

      不挑吃、不娇气、产量多、一身都是宝!!

      只要红薯推广了出去,哪怕只能出产四五千斤,也相当于耕种土地增加八倍左右!

      现代人说红薯吃了胀气、爱打屁等等缺点,不喜欢,但古代人还挑什么挑?

      能使劲儿吃饱的食物,能让一家人不挨饿的食物,这就是天赐的宝贝呀!

      我大清不就是因为有了红薯、土豆和玉米,尤其是红薯打头之后,人口才从明末的四千万,一下子暴涨到了五亿吗?

      要不是太平天国、捻军等等作乱,使得长江以南的人口减少了一亿多,到了清朝灭亡时,我国人口能暴涨到六七亿。

      清朝可不富裕,他们根本不懂得做生意,需要供养的旗人数量众多,海外贸易也非常差,比起明朝都差得远,更别说和我大宋比较了。

      他们凭什么养活这么多人口?

      不就是因为有了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支撑嘛!

      清朝时期,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就是因为红薯这些的种植,才渐渐变得人口多了的。

      不然在历史上很多时期,这些省份的人口加起来,都没有江南三省多。

      红薯真正产量的这个秘密,目前只有柳铭淇才晓得。

      他忍住了去点醒于征的冲动。

      这种惊骇不应该用在他们的身上,而是要用在皇上和朝廷大佬们的身上。

      柳铭淇很是期待,在他们看到红薯的收成之后,会是怎么样一个表情?

      ……

      注:《汉书·食货志》引用战国李悝的原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亩数和产粮换算,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亩产量126斤上下。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亩数和产粮换算,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亩产量360斤上下。

      有书说,清朝水稻亩产量达到了接近900斤,那是因为他们算的一年种植2季,加在一起的。不过清朝450斤亩产量还是不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九州缥缈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史上第一佛修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雪狼出击 苟出一个盛唐 决战第三帝国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天下枭雄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我家娘子,不对劲 重生之颠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