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胜利在望!【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3/4 页)
      柳铭淇不屑和他争论。
      但于征还是听出了自家小主人的不屑意味。
      他心里有些奇怪,以为小主人是怀疑能不能产量达到五六百斤。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产量最高的水稻在江南膏肥之地是亩产三百八十斤左右,两湖地区的鱼米之乡,差不多也能达到这个数目。
      这就是最高了。
      寻常地方比如甘肃、贵州、西康等地,亩产量不会超过两百五十斤。
      小麦的产量还要减少三分之一,因为小麦种植不易,外加北方一年就种一季的小麦,比不上南方的浙江、两湖、广东等地种植两季的水稻。
      正因为这些地方是水稻要收获两季,所以朝廷的税赋才是一年分为夏赋和秋赋。
      倘若红薯这种可以吃的东西,一年下来能有个五六百斤的收成,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难怪小主人不相信了,如果不是自己一天到晚的守在这里,和老农民们仔细的揣摩和探讨查看,也不会相信红薯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等到收获的时候,再请小主人来看,他就会清楚我不是在夸大其词了。
      于征心里刚刚这么想着,柳铭淇就道:“收获之前,一定要告诉我,不能私自收获,而且基本上等到全部可以收割的时候再告诉我,明白吗?”
      “是!”
      果然还是不相信啊。
      有点郁闷的于征,完全想不到,柳铭淇的不屑,根本就不是觉得五六百斤太多了!
      而是觉得太少了!
      袁爷爷最后把水稻搞到了一亩多少公斤,柳铭淇不晓得,因为他穿越的时候,九十多岁的袁爷爷还在继续拼搏,继续爆表冲击。
      但是红薯的产量基本上是固定了的。
      按照地域气候的不同,红薯播种的季节也不同,那些小说书里面都写红薯统一收获时间,那是错的。
      春天播种的红薯因为生长周期长一点,营养充足一点,所以通常能达到一亩五千斤到七千斤,培养精细的、土地肥沃的,偶尔有能突破一万斤的,但那都不是常态,也无法推广。
      夏天播种的红薯生长周期短,产量就会下降一些,但最少也有四千斤,最多能达到五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之前的水稻来说,江南最好的田地也不过亩产三百八十斤,而一年他们能加紧种植两季,年产量不过是七百多斤。
      春种红薯稍微努力一点,基本上就能达到水稻产量的十倍!小麦产量的十几倍!!
      而且最关键的是,红薯的种植土地根本没有那么挑剔,缺水的沙地都能种植,那些砂岩山上同样能种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