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丈人驾到(第 2/4 页)
比如在倒酒时,二姑父还问大伯:“大哥不是不能喝吗?”
大伯则说:“谁说的不能喝,倒上倒上,今天我得给姜教授好好敬两杯。”
不同的应对会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大伯无疑回答的很有智慧。
不说是给姜教授面子或者是姜教授来了才破戒,而是掩盖自己不能喝酒的事实,这比说姜教授来了才破例喝酒,让人听了更加舒服,这就是处世的智慧。
或许大多数年轻人很难领会到这些东西。
但陈耀东多机灵的人,本来情商就不差,这一年多的历练,平时也更注意这些,自然能品出味道,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的个中三味。
活的越老,看的越透。
做人处世的智慧也就越深。
这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学的。
桌子上的话题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陈耀东和姜苗苗展开的,大伯二伯和两个姑父偶尔夸一下自家侄子,更多的则是夸姜苗苗,夸的姜苗苗都不好意思了。
而夸姜苗苗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夸姜爸姜妈教的好。
尽管老一辈都觉得姜苗苗没结婚就跑来跟自家侄子睡到一起,有点没羞没臊的,但不可否认,人家姑娘确实很优秀,是个好姑娘,人品、教养、做人做事都是上上之选。
再说现在的年轻人未婚同居过于普遍,老一辈也在转变观念。
也不至于为了这个对姜苗苗有啥不好的看法。
而且这姑娘放弃一切跑来景安陪侄子,让长辈们都觉得浪漫。
至于是不是为了钱才贴上来,到没人这么想。
毕竟彼时陈耀东混的还没这么大,人家姑娘家庭条件也不差。
而且还是带着钱过来的。
晚饭吃了两个小时,九点半宾主尽欢。
姜爸和陈爸论了下月份,出来的时候已经称兄道弟,姜爸是大学教授,陈爸称呼姜教授没有问题,可农民这个职业却不太好称呼,还没定婚约,也不能称呼亲家。
只能叫一声陈老哥,姜爸小了一个月。
临上车前,姜爸还握着陈爸的手笑道:“陈老哥儿子教的很出色,这次来景安给你们添麻烦了,以后随便一点就好,再别这么隆重了,有点受不起。”
“不麻烦、不麻烦。”
陈爸笑的跟个佛爷似的,莫名就放心许多。
陈耀东在一边扶着车门,闻言骨头也轻了二两。
把姜爸姜妈送到新房子,陈耀东又陪着聊了会。
老丈人丈母娘来了自然不能住在酒店,新房子装修好还没住过人,前几天又置办了好多东西,全都是新的,虽然小了点,但装修的档次可一点不差。
陈耀东说了下这几天的行程安排,姜爸没意见。
一切听从安排。
陪着聊了半个小时,陈耀东起身走人。
姜苗苗不走了,今晚睡这。
三人送到门口,看着陈耀东进了电梯,才回屋说话。
姜妈打量房子:“装修的挺不错的。”
姜苗苗道:“房子才三十多万,装修就花了二十多万。”
姜爸说道:“那你既然你没交房款,驾照也拿了,就买辆车吧!”
姜苗苗点着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妈说道:“早点睡吧,赶了一天的路,都有点累了。”
姜苗苗忙把她领到主卧:“你和我爸睡这屋。”
姜爸姜妈睡下,姜妈才问道:“你觉得咋样?”
姜教授道:“苗苗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咱俩不同意又能怎样。所以,我们的意见并不是主要的,这次来就是看看,和走过场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不得不来罢了。”
姜妈叹道:“天天催的让来景安,可真是女大不中留。”
姜教授道:“女儿大了总要嫁人,当年你不也是一样。”
姜妈没好气道:“你也有脸说我。”
姜教授搂了搂老婆:“睡吧,明天还得出去转。”
姜妈却睡不着,一想到自家的白菜被别人家的猪拱了,就难过的睡不着觉。
陈耀东回到景秀御园后,先打了几个电话。
又和姜苗苗发了会微信,吃了会狗粮,才睡觉。
陈爸陈妈回家准备去了,明天还要去乡下。
次日一早。
陈耀东早早过去接上姜苗苗一家三口,先在外面吃了早饭,然后去看门店,参观了一下几家门店,逛了逛比较繁华的新华路和步行街,快十一点的时候去了乡下。
房子又被陈爸陈妈折腾了一遍,就差在土墙上贴上瓷砖了。
不养牛了,前后院子全打了水泥地平。
乱七八糟的家具啥的全扔到隔壁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还专门用红砖重新盖了个茅厕,虽然还是蹲坑,但比之前的要强多了。
不但干净许多,而是私秘性也好的多。
陈妈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吃过午饭又去地上转了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