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星亚汽车成立(第 3/4 页)
二是因为它所需技术的专业性,生产线设备的开发、制造、甚至设备本身的安装、调试,都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耗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不自主掌握技术,一旦出了故障,连事故排查与解决都是个大问题。
因此,如果陈楚默敢说让比雅迪外包生产汽车,那一辆车的成本肯定是压不下来的。
成本无法下压,造出来的车还是很贵,怎么能够完成电动车真正普及的目的?
王川福念及如此,也点了点头,仿佛也找到了比雅迪的底气。
至少在国内,论生产规模,比雅迪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他点了点头,肯定道。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给我一年时间,只要零部件和核心三电没问题,我确实可以把年产能提高至100万台。”
一听这话,陈楚默大喜,一拍桌子:“那好,股份上,我占70%,比雅迪30%。资金问题都有我解决,产能和人员技术方面就要看王总了!”
王川福呆立了片刻,他没想到陈楚默这么大方,要知道,比雅迪其实仅仅解决了产能,代工,人员技术的问题,但是资金和石墨烯电池的核心技术可都是由见证者新能源提供的。
陈楚默难道是他命中的贵人?
给比雅迪这么多股份,这是想让他上天吗?
其实也不是。
陈楚默之所以这么大方,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如果连30%的股份都不愿意给,不知道王川福怎么想,比雅迪的其他股东估计也不会同意这一决策。
毕竟是一家上市公司,并不像自己独揽大权,一言九鼎。
其次,这仅仅是一家专门针对老百姓惠民工程的企业,石墨烯的成本放在这,目前最便宜的i型电池也得5万成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