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37.科举改革(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 4/4 页)

    反正官员的俸禄是朝廷出的,如果内阁反对鲁若麟的做法,必定是两面不讨好,甚至被读书人记恨的。

    既然如此,干嘛还要阻止?

    读书人心中对儒学的信仰比得过现实利益吗?

    一边是看不到尽头的苦读之路,一边是有极大的机会入朝为官,哪怕是一个微末小官,只要是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吧。

    搞定了内阁,朝中百官同样没有花太多时间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毕竟顽固要求坚持传统科举的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官员还是不想给鲁若麟留下不是一条心的印象。

    何况这些年研究安国军崛起之路的官员和有志之士不少,也从安国军的崛起过程中看出了一些端倪。鲁若麟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有很大的关系。

    即使是那些被百官们内心深处鄙夷的女官们,在真正接触过了之后,百官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女官确实称得上是精英人才,甚至在能力和操守上超出了绝大部分朝廷官员。

    有安国军这样鲜明的例子在前,再说科举是万世良方真的是有些昧良心了。

    再说了,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想尸位素餐的,希望国家富强的官员同样不少。既然安国军能够成功,为什么朝廷就不能试一试呢?

    在获得朝廷的支持之后,鲁若麟开始在大明统治范围内推行新的科举制度,并改革了官制。

    新的科举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以四书五经为唯一衡量标准,增加了不少实用技能的考核。而且实用技能在考试中所占的分量非常重,一旦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往往都能优先录取。

    而且选人权力也下放到了各个行省,只要通过各个行省的考核,就可以就地上任,不用再到京城走一遭,大大增强了用人的灵活性,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效率。

    安国军新增的地盘太多了,急需官员进行管理,以自身的造血功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借助朝廷的体系选拔人才也是无奈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全唐诗 如意小郎君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