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月(第 3/4 页)
各位领导,早上好,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本次招标项目的技术解决方案,本人仅代表tn科技公司参与本次的竟标......
他的嗓间不高不低,节奏张弛有度,口齿清晰,宣讲过程中,他的右手会偶尔下意识的由下至上推一推领带结,似乎生怕仪容不够尊重,当客户发问时他会双手抱胸仔细聆听,如果有人发难,他会用力咬咬磨齿,紧跟着爆出太阳穴上的青筋,而后稍做调整,整理思路应对如常。
可今天不同以往——流标了。他睡了2个小时被闹钟叫醒,出门前又梳理了一遍演示文稿,8点20分赶到了客户的一层大堂,最终,李成和标书迟到了,他搭错了地铁,迟到了20分钟。
会议室里,徐泽远第一次情绪失控,怒气冲冲的质问李成,即使他知道于事无补,即使他知道李成只是一时疏忽,
120万,120万的单子废了。
我听说客户都内定了,咱们就是陪标的。李成找介口推脱责任。
都没试,你怎么知道不会赢?你要知道,我没输过,这次也一样。徐泽远急功近利,他知道切入一个新客户的重要性,他知道损失的又起止是120万。他已熟知如何打通关系扩展人脉,即使竟标不成,他可以在唱标的时候给客户的项目负责人留下印象,随后他会想办法打通关障,为下一张订单筹谋,他现在不能输。
我同学在就在内定中标的那家公司上班,他说他们是老关系......
关系没有一成不变的,这不是你操心的问题,你的问题是因为你的迟到流标了,你最好给我记住这次教训。徐泽远说完夺门而出,职员区的同事们交头结耳,
至于发这么大脾气吗?
听说这个客户后面还有大单子。
咱们流标也不是第一次,失误。
徐年轻,太争强好胜了。
他还是有两下子的,有本事,你去做开发部的头儿呀。
枪打出头鸟,我宁可明哲保身。
周末是徐泽远最放松的时间,尽管他仍然会抽出时间放在工作上,但他更享受和林近溪的相伴。林近溪喜欢背着象机四处游走,所以在林近溪的坚持下两人各出资一半买了辆经济型家用轿车,每到周末他们便会打包行李,办公的笔记本、拍摄用的相机、户外的帐篷、必须的衣物、简单的野餐,林近溪很节俭,自从毕生积蓄花在半辆汽车上,她出门前不会再准备奢侈的培根三明治做第一顿野餐了,而是换成清粥,抓一把生米放进保温桶,冲上滚热的开水,行车2、3个小时,抵达目的地,拍一些照片、搭好帐蓬、置好折叠桌椅,铺上桌布,打开保漫桶,闷好的清粥刚刚软糯、香甜。徐泽远抱怨,
饿瘦了,吃不饱。他会跑去当地的小店买花生、蚕豆或是肉干当配菜。
林近溪也会很开心的接受,她通常会边端着相机拍花、拍草、拍鸟边对徐泽远说,我负责底层建筑,你负责锦上添花,这样很好,或者我们互换角色也很好。
徐泽远喜欢林近溪所有的样子,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他更欣赏她的独立和精致的节俭。享受了冬日的正午暖阳,喝了粥,饮了热茶,看了闲书。徐泽远写了四行半代码,林近溪拍了不少素材,傍晚的柔光酝酿开来,起了冷风,俩人最终决定打道回府,毕竟不是风餐路宿的好光景。也许下个周末两人会在午夜0点刚过的时刻决定去海边看冬天海边的日出——走,马上出发。
厨房里四溢着砂锅炖煮牛肉的阵阵香气,林近溪笑咪咪的把这个月社里的期刊递到徐泽远面前,徐泽远习惯性的搜索目录页,找到编辑记者是林近溪的刊面,他记得上一期林近溪写了南疆的胡杨林,这期的主题是芦苇荡。他兴致勃勃打开对应的页码迫不急待想要拜读。文章首页的两张图片,似曾相识,一张图片芦苇荡已经寥落,另一张图片是灰色石刻的浮雕,相片趁着光影拍得很有立体感,但浮雕的内容十分模糊,大约是两个人和一条几案,不禁让他联想到徐家祠堂的怀橘遗亲。
文章写道:这是一片有仙气缭绕、龙气升腾的风水宝地,地形西侧的西山海拨约2400米,依次分布着柏杨,银杏,榆树,龙爪槐,小叶榕,高山榕,冷杉,云杉,落叶松等植被,秋季植被层次分明,面山南侧有一片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淀水,当地人称之为西河淀,上接淮水上源,下游再由淮水排出。早于19世纪时,此地水域辽阔,每逢夏季雨水极盛期烟波浩淼,7万亩芦苇分割罗列其中,形成上百个淀泊。西河淀毗邻徐家镇......
徐泽远只知道自己出生在一片被人们称之为淀子的小镇上,镇子多半的人隆徐,看到这些文字,他第一次清清楚楚的知道徐家镇以西的西山海拨2400米高,这片水域有300平方公里大,还曾有7万亩芦苇荡。他第一次用数字去了解自己的家乡。他异常惊喜的看着林近溪,
你,去过?
林近溪得意的点点头。
什么时候去的?
我过生日的时候。
徐泽远把林近溪拦在他腿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你喜欢那儿吗?
喜欢,下次你带我一起回去。
好,好。徐泽远的好,第二个的发音比一个降了八度,他突然想起孟晨的事儿还没善后,他想起母亲大人的教诲。
真的好吗?
当然。徐泽远想,快了,快了,马上就可以召告天下了。
你说过小时候在祠堂被打,我去祠堂了,祠堂年久失修,当地人说屋顶漏雨,里面的木梁结构都快毁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