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从怯懦畏战到气势如虹(万字大章求订阅)(第 4/4 页)
二人再翻白眼,“咱能不能不提这个茬?”
陈老爷一阵烦躁,拿文吏撒气,“你们晃晃悠悠的,能不能别挡着老夫?真是一点都不中用!”
正骂着,只闻户部院中有人狂喊:“所有人!屋里的所有人都给我出来!”
正是户部侍郎喘着粗气在叫人。
“不管是文吏,还是打杂的,洒扫杂役也给我出来!”
过了一会儿,“现在...马上!到城里去,给我挨家挨户的统计,5岁下的孩童几何?5岁到10岁的几何?10岁到15岁几何?65岁以上的有多少?”
“还有,所有土人佣工,带家属和不带家属的有多少?老人小孩一概统计!”
底下人一听,都傻了,“侍郎,这...这也要统计?咱们可没有啊!”
“废话!”户部侍郎就差骂娘了,“要是有数儿,统计过,还要你们干什么?三天!官家有旨,三天之内,必须报上来!”
“啊!三天!?”底下人疯了,“三天怎么可能?光新崖山就二十几万人啊!”
户部侍郎本来就火大,“别跟我说,找陛下说去!否则,就给我赶紧去!晚了,某家乌沙不保,你们也别想好过!”
筹政司的老哥仨儿侧耳细听,什么情况?怎么还要统计这个?
正懵着,却是户部侍郎来敲门。
不等三位请他进来,自己已经冲了进来。
一看屋里有好几个打扫卫生的,搬文案的,瞪时一瞪眼。
“都在这儿偷什么懒?刚刚本官所言没听见吗?去,都给我上街!”
一众文吏杂役吓的缩脖子,赶紧放下手中活计,在老哥仨儿错愕的目光之下,溜溜地跑了出去。
这边户部侍郎吼完了人,这才看向老哥仨儿,抱手一揖,露出笑脸。
“三位相公原谅则个,陛下吩咐的差,说是现在要由内而外。下官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怠慢了三位。”
说完,多一刻都不留,也不能三人说话的机会,调头就走,他这还得去工部帮着找新崖山的城建图呢!
陆秀夫:“......”
陈宜中:“......”
江钲:“......”
老哥仨儿这下清静了,没人在眼前晃悠了。
陈老爷看着擦了一半儿的书案呈现半亮半灰的形态,脑子是木的,欺负人呗?
陆秀夫也不灵光了,“宁王对老夫不错啊?怎么会这样呢?”
江钲,“不是由亲至远吗?怎么又由内而外了?”看向陈宜中,“与权啊,怎么解释?”
陈老爷一瞪眼,“我哪知道怎么解释!?”
越来越看不懂了好吧?
就一件事儿特别明确,他们老哥仨算是彻底被扔一边儿了。
......
————————
大庆殿议事,整整议了七天,殿外的百官也整整守了七天。
不说七天七府不眠不休,反正七天七夜没回过家,没吃过一顿热饭,也没换过官服,是肯定的了。
到了最后,一个个披头散发,广场上都臭了。
到最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六部侍郎集体被宣入殿中一看。
好嘛,里面也好不到哪去。
铺盖散了一地,几位老相公横七竖八随意而躺,连正是精力旺盛年纪的官家都一脸疲惫。
“记!”
张世杰毕竟是武人,还精壮些,是仅次于赵维还坐得住的人。
此时,也是由他将全盘议好的方略,复述给诸位朝官。
而张世杰这一复述,就又是小半天,听得诸臣都是暗自咋舌。
这也太多...太详细了!
原本他们认为,在外面风吹日晒才是最辛苦的。现在看来,想简单了,如此详尽面面俱到的方略,却是不知殿内的这些人要耗费多少精力。
而且,越听众人越惊,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明悟:可行!!非常可行!严谨到了极致,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人能做到的,非是合众之力不可。
直到记录下最后一字,张世杰也挺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铺上,瞬间就来了鼾声。
累坏了,真的累坏了,但也从来没这么痛快过。
此时,赵维的声音响起,“你们手里的东西,除了你们几个,不许让任何人知道,各司按此略分派执行。”
“下去吧!顺道...顺道把殿门开了吧!”
说完,赵维也没了动静,他也累坏了。
其实,头几天还不算累,反倒挺轻松。
直到制定细则的时候,需要统筹的各方信息实在太多了,才开始累了起来。
但是到了那一步,这里的人,包括赵昺,都进入的亢奋的状态,谁也不肯停下来。
以至于最后这两天,大伙儿几乎就没睡,连轴转把方略拿了出来。
此时,全都累倒了。
按理来说,不应该这样,这样不对。
这些可都是大宋朝的宝贝,是顶梁柱,谁出了意外都是莫大的损失。
可是,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回事儿,到了那一步,你是停不下来的。心气上来了,拱着你撑下来。因为不光是赵维,所有人都有紧迫感。
两年!最多两年!一点都不能浪费!
吱嘎嘎,大庆殿门轴转动,豁然而启。一缕阳光顺着殿门射入,照耀在殿中每个人身上。
百官无不一肃,偏头看来,可惜,没看到官家率众相诸王飒然而出的景象。
殿内很静,偶尔有古怪之声传出来。
众人登上石阶,探头细看,就见官家、宁王、成王、福王,以及一众相公皆蜷缩于地,眉目紧闭,睡的香甜。
百官们只觉眼窝一热,一股酸楚涌入鼻腔。
怔了一会儿,有人歪着发髻,脏着面庞,整了整油亮的官袍,缓抱大揖,向殿上一拜。
随后,群臣百官无外如是,躬身不起,大庆殿前,密密麻麻皆是弯下去的脊梁。
整齐,无声,满心敬畏。
没有任何语言,却气势如虹。
当然,这自然谈不上必胜的气势,更别提与元人一战的勇气。
但是,百官隐隐觉得,也许大宋的气运便在这殿中,在官家与众相诸王的鼾声里。
有君如此,何愁国不能复?有臣如此,何愁家不能归?有王如此,何愁万世不昌隆?
他们弯腰,是因为殿内的人也许真的能让大宋挺直腰杆。
礼罢,户部侍郎骤然起身,绝然而走,一众户部官员紧随其后。
然后是工部、兵部、礼部、吏部等朝属各司,一一跟上。
一直出了大庆殿殿广场,惊扰不到殿上熟睡的众人,户部侍郎这才向身后聚拢的臣吏沉声下令。
“给你们半日之期,归家梳洗沐浴,休息调整。半日这后,户部官员、杂使,衙内待命!”
......
工部那边:“半日为期,迟者重罚!所有工部官吏、各属造、监、司的工匠、官役、佣使、皆要到位,有大事待办!”
......
殿前司:“水军各远洋大舰检校舟船,辅军清点军备,三日内备足各舰出航之需。五日之后,起航归宋!”
......
礼部:“即刻回衙,签发礼官职令,明日没限,必须发往各土人城邦驻城礼官,回衙述职。”
......
左右戍卫:“太尉有令,左骁卫万人队明日换装,所有铁制军械改换青铜。三日后开拔,入奇布查撒里部所在,兵指库斯科!”
......
大宋各司几乎同时动了起来,各司其职,分工有度。
这个沉寂在巴拿马夹缝之中的外来一族,像是落入滚油之中的一滴清泉,终于要在中美洲爆开、蒸腾!
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