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主题确定(第 2/3 页)
但有些裁判只是听过其实并不了解我们国家的食材,甚至有些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在这一点上吃了大亏。
最后还是通过新鲜的口味,还有恢弘大气、宛如艺术品的装饰,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
‘西餐教父’侯师傅,等葛师傅说完,对她的话进行了证实和补充。
“一般有其他国家队伍参加国际赛事,第一次总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原因自然是因为那些欧罗巴评委从没有接触过那个国家具体的文化,对其不了解,因为新鲜所以才会给出高分。
但是当他们再一次参加同样的比赛,评委们新鲜感已经过去,不再拥有额外附加的分数,成绩便会立刻打回原形。
因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罗巴国家,他们在口味、烹饪方法、食材选择和搭配、装盘方式等方面,早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那一套固有认知。
尤其是西餐和中餐,在审美上有很大差异。
西方的评委们,更喜欢几何线条、非对称的美,而我们的传统美学观,讲究的是对称美,是菜肴整体融合的美。”
侯师傅说的一点也不假,其他人对此都有过亲身体验。
看一看西餐的那些菜肴,牛排、煎鱼、甜点等食物,几何线条都十分明显。
拿面点甜品来说,要么是圆的,要么是方的,要么是长条的。
完全不像中式面点和甜点,多选择象形和模仿的模式制作。
一道菜呈现上来,看的是整体带来的视觉观感,要表现出某种意境,才是最完美的。
对此,周师傅附和道:“这些年,我们国内一些烹饪比赛上,要求作品以分餐的形式呈现,以相应中烹协一直以来号召的分餐制度。
虽然引起了一部分争议,但我们看作品本身的话,的确采用了西餐放射状、不对称的形式,可整体依然是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学观来呈现的。”
李师傅作为资深国家高级评委,对于这个情况给予了点评。
“这件事情,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装盘问题,是包含了美学思想、营养知识在里面。
以前我们国内烹饪比赛,规则偏重技巧和装饰,应该朝更加实用发展,这一点西餐就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