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段师傅等人的心思(第 2/4 页)
原来之前几个人帮着他完善金陵四宝汤最后步骤,见识了那道汤菜的水平后,心里佩服的同时,肯定心生向往。
做厨师的,尤其他们还是大会堂的厨师,隔三差五要接待重要外宾。
换做是谁,都希望自己也能参与设计出一道凸显中餐技艺,又能展现饮食文化特色的中国菜。
已经开了眼,钓起了心思。
再让他们反过头来,设计以西餐牛排为中心的菜,情绪肯定会低落。
牛排大家都不陌生,这是西餐里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早在欧罗巴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这道菜。
国内有记载还是在清朝末年,传入国内的时间不算久。
当然不是说中餐里没有牛排,但基本以猪排和羊排为主。
比如沪市的大排,用的就是猪丁骨作为原料。
在中餐里,肉排基本都是把肉剁碎了以后,再揉捏成饼装,通过烹调制成肉排。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国内跟国外的牛品种不同导致的。
而且在国内一直都是农耕文化,牛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期,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所以历代官府对牛的保护都是十分严格的。
除了北方外族占据的广袤草场,国内说实话连养马的草场都没多少,更别提养牛养羊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古代羊肉都是贵族吃的金贵肉。
吃牛肉,也只是因为牛发生意外或者老死之后,官府登记完,接着被官僚士绅买走尝鲜。
你想想每天下地干活的牛,那个肉能嫩到哪里去?
全都是肌肉,不剁碎或者直接长时间煮烂,根本就咬不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