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同化作用 【求订阅】(第 2/4 页)
直到今天中午? 锂离子的活跃程度可以说已经处于异常边缘? 只不过也在他们数据模型的上限之下,也能接受。
就在刚才,锂离子的活跃程度忽然呈几何数暴增,完全突破了数据模型的上限。
“问题应该出在负极材料上? 也就是混合有sar的石墨材料。”
在两堆破铜烂铁里扒拉了一会儿? 高昂终于找到了那两块电池。
早就被炸得尸骨无存了,但是负极材料还能依稀找到。
“走,化验下这个材料,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
看着千岁出具的化验报告,高昂喜从中来。
“意思是sar会对石墨产生同化效应?”
“没错? 理论上只能这么解释,sar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和它距离较近的石墨分子,分子结构好像发生了重铸? 部分石墨分子已经完全不是石墨分子了,分子结构逐渐向sar结构靠拢。”
说话的同时? 千岁也把仪器里整理出来的图像? 同步到了高昂这里。
的确? 靠近sar的那些石墨,分子结构已经从六方晶体重铸为接近十方晶体,最靠近sar的已经同化到十二方晶体。
高昂不认为这是偶然事件。
首先,老二和老三同时发生了坠机;
他本来就改造了三个sar锂电池,老大千岁因为稳重,没有上去飞。
老二和老三飞了两天,统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事故率超过了60……,绝不是巧合。
其次,无人机里的电池变量,只有sar这一种新添加成分;
无论是反应物,还是封包工艺,采用的都是大疆内部的操作流程,理论上不会存在偏差。
如果是因为电池本身有问题,那无人机事故不就多了去了?
再次,这次事故的数据日志,和昨天那次爆炸日志,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都是因为锂离子的过度活跃造成的。
而造成锂离子过度活跃的根本性因素,还是sar。
综上所述,高昂有了一个新推断:
sar会改变周边元素的分子构成!
【8月30号,长英岛,晴天;
搬家完毕,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sar可以同化其他物质,目前仅对石墨有效,其他物质未知,有待考证;
发生同化,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比如放电或者充电过程;
sar本身是死物,已经脱离了老二他们本体,没有其他能量供应;
在对无人机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游动,提供了能量,从而触发了sar的物质本性:同化;
石墨电极材料因此产生了局部类似sar的特性,也就是说,负极材料当中的sar比例提升了;
因此,这次坠机事故的缘由和昨天的锂电池爆炸,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