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船(第 3/4 页)

      几乎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打开!以《汉书.地理志》的记录,中国的海船在汉代时,就已经打通了从广州到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航线。

      华夏独家所有的翼面型风帆,风力速度更大。

      两晋时期出现的多桅杆错配技术,更确保船只逆风飞扬。

      南北朝时代,科学家祖冲之就曾尝试淘汰橹桨,用踏板驱动轮轴驾船。

      发展到中唐时代,由唐朝王爷李皋,开发出了长江里专用的车船。

      从此这种船只几经改良,成为中国内河的主战舰船。技术长期领先古代世界。

      不乏历史记载,唐朝船只开到波斯湾地区,经常因为船体大吃水深,连人家的港口都进不去,只能另换小船!

      到了宋朝时,华夏的船只,已经成了海洋上的不二主角,以宋元时代阿拉伯旅行家巴图塔的说法:“去中国的人多乘中国船”。

      宋代的造船技术,放在当时世界上,更是碾压式优势,不再是简单哪一个技术领先,而是整体理念领先。

      首先是造船理念,宋朝以前造船,都是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加固船体。

      宋朝人却突破了这个牛角尖:造大不一定坚固,关键得骨头硬,造船重要一步“定龙骨”,在宋朝完美实现。

      从此中国人不管造大船小船,都是先打好龙骨结构,骨头硬了,别管大船小船,都是相当扛风浪!

      更叫外国人望尘莫及的是,宋朝造船不但会定龙骨,还会画海图,每造一艘大船,都要有靠谱的船图规划,甚至更有了专业化的船坞。

      至于横隔舱和水密隔舱这些设计,也是更加成熟。

      在整个两宋年代,大宋的海船,就成了海洋上的不二主角,海军更是独步天下。

      专业管理海洋贸易的“元丰法”,更在北宋出台,两宋富庶的国民经济,更主要来自海洋贸易。

      诸如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家,闲了都会花钱组船队出海。

      当时中国船只纵横在南洋海面,每到一处都常见国王出来迎接。

      要论海洋巨无霸地位,最能代表中国古代造船的,还得说郑和船队!

      作为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仅以造船水平论,代表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技术:

      不但造的够大,最大能有百米以上长的巨型战舰,技术也更细,更抗风力的十一桅杆硬帆,人力般的螺旋桨设计,体魄巨大航速更极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重生之民国元帅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小老板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之墨竹剑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