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14章:该出手时就出手(第 2/4 页)

    你像贾章科=、娄叶、刁一男这些导演,他们的画面构图,景别上的选择,都很渣,不过只要故事不掉分,就能够让观众接受。

    张一谋的每一个画面都力求完美,但剧情薄弱,也难免被观众吐槽的厄运。

    每个导演都有不同的审美风格,在表演方面,每个导演也有自己的一个标准。中国的电影、电视剧、话剧分别都有不同的表演方式。

    冯剧刚和姜闻,徐科和宁昊,他们多多少少都有差别,差别就在表演的度上。

    话剧最有范儿,电视剧则要求贴近生活化,但还是要高一点,电影是一个国家影视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准,可以说,电影对表演的要求是最高的,也是最真实的,甚至可以说: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影视剧,在表演方面进步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霸主』,很多导演掌握了上层的资源,有意于此发展的年轻人难有机会。

    娱乐圈很封闭,剧组也是师傅带徒弟,哪管你什么学历,要想进去,你得有人带你才行。这就导致人才上升的渠道闭塞,狭窄。

    所以,我们国家到现在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家伙威风凛凛,而70后80后少有走上去的;

    两天后,圈里冒出刘思思被强制补税的传言,令几位姐们儿哭笑不得;

    不就是想出手点股票嘛?

    至于吗?

    真正知道思思想法的,也觉得奇怪,因为麻花如今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怎么会出手股份呢?

    肯定是急需用钱,所以,补税是有可能的!

    作为小剧场走出来的麻花团队,无论外表上看起来比德云社、赵家班之类“高知”多少,但在其作品的底色和立意上,都还是极度向着市场和庸俗妥协的。

    看过三五场以上麻花剧场的朋友都该知道,媚俗、性擦边、无厘头、故事和人物的行为逻辑稀烂,几乎是存在于每一部麻花剧的普遍问题。

    看一场麻花,和小园子里听一场郭老板的三俗相声,本质上并无区别。无非是麻花毕竟是戏剧打底,影版改编的完成度远好于纯跨界玩票的德云社罢了。

    以电影作品而论,夏洛特几乎是麻花名作里最合适改编的作品,虽然前述的各色问题都有,但其故事的工整度、对舞台感的不依赖度、魔幻与现实的平衡度,都在麻花剧中首屈一指,麻花用它开头炮,当然是综合考量后非常安全也明智的结果;

    即使如此,它还是在最后的收尾处遭到了极强烈的“三观质疑”,严肃电影评价与小剧场创作取向的天然矛盾,已露端倪。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国潮1980 龙王令 捞尸人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987我的年代 盖世神医 讨逆 重燃青葱时代 巅峰学霸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