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二章 洛阳(二)(第 4/4 页)

    虽然有着两任嫡长子的身份,但是曹丕不止一次想要杀了他,是他的嫡母也是养母,郭女王郭皇后拼了命的才将他保下来。

    此时除了仍然在后宫之中被郭女王死死守住的曹叡之外,来到洛阳的诸多王爷还有十余人,其中有几个最为重要的王爷。

    和曹叡关系最好的阳平公曹蕤,以及和他关系最不好的曹协,另外,东武阳王曹鉴,东海定王曹霖,还有曹礼,曹邕,曹贡,曹俨几个人都同时出现在了这里。

    可以说曹丕的几个孩子,都出现在了洛阳这个权利的漩涡之中。

    而且其中各个皇子也都带着不太合适的目的而来。

    此时曹丕没有设立太子,也没有指定谁是太子,而且最有理由继承皇位的,还是他最不喜欢的曹叡,至于他最喜欢的曹礼,其母亲乃是一个姬。

    徐姬在皇宫之中的地位并不算高,甚至都可以说算是比较低的了。

    所以说曹丕喜欢的和曹丕膝下最有资格的都不是当太子的好人选,这就代表了他们其他几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尤其是现在世家动手,他们几个皇子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们心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希望,世家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行那大不轨之事,若是行那种大不轨之事,他们不敢直接改朝换代,但是会不会找一个更加听话的皇。

    其他人暂且不说,宋姬之子广平王曹俨,张姬之子,清河王曹贡以及朱淑媛之子,东武阳王曹鉴都是有着这种资格的,尤其是广平王曹俨和清河王曹贡。

    他们无论是封地还是他们的母亲在曹丕心中的地位,都是极好的,唯一不太好的,就是他们母亲和曹礼的母亲一样,都是一个姬!

    否则他们也不用想着这般冒险了。

    此时他们同时出现在洛阳城之中,这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的诡异了起来。

    此时尚书府之中,陈群高高在上,大有一种世家魁首的感觉,众人也对于他坐在那个位置,没有任何的意见。

    “咳咳咳,抱歉,抱歉...”随着干咳和抱歉的声音,最后一位大臣,太尉钟繇也出现在了这里,“对不住了,年老体衰,来晚了!”

    “钟繇大人说笑了!”陈群哪里敢怪罪钟繇,只是不停的轻笑着,“钟繇大人快快入座!”

    钟繇也只是说说,没有真心道歉的意思,凭借他的地位和身份,他就算是不来,也没有人敢对他说三道四。

    但是毕竟他已经这个岁数了,而且又有一个儿子刚刚出生没多久,他也要为后代考虑,否则这种事情,他是真的不想参与的。

    钟繇落座的时候,十分自然的做到了陈群的旁边,与陈群几乎平起平坐,至于同为和他同为三公的剩下两个人,王朗和华歆此时不过是坐在了下面,不敢和他们相比较。

    便是尚书仆射司马懿,座位都不在他们之下,这一刻也算是让众人看到了这世家到底是以谁为首。

    “既然诸位到了,那么我等也就说正事吧!”陈群环顾四周,然后轻声说道,“如今诸多皇子也已经进入洛阳了,不知道对于此时尔等可有什么看法么?”

    陈群问完之后,大部分朝臣家主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很多人都和那些皇子暗中有了交流,但是他们却是不能这般的说话,在陈群没有明确表态之前,他们不敢多做放肆之事。

    就在这沉默之中,一个中年人突然站了出来,“我等都愿为陈群大人马首是瞻,陈群大人说什么,我等便去做什么罢了!”

    这句话说完,堂中便直接想起了一片不屑的嗤笑声,对于阿谀奉承这没有什么,但是这般的阿谀奉承,恬不知耻,却是着实的有些过分了。

    而且这个人也着实让人不喜欢,当初的济北相鲍信的儿子,鲍勋。

    一个完全没有乃父之风的纨绔子弟!

    不过对于这种看法和想法,鲍勋自然是知道他们看不起自己,但是他没有丝毫的所谓。

    (鲍勋,一个历史上被评价为直言敢谏的主儿,但是他真的算是一个直言敢谏的人,还是说他只是一个世家的急先锋?

    鲍勋,作为鲍信的儿子,不单单是这一点,鲍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是一个标准的世家,他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他的父亲是因为掩护曹操突围而死得,作为恩人的后代,曹操对鲍勋,对他们一家都是很好的。

    建安十七年,曹操追录鲍信的功绩,封其兄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并辟命鲍勋为丞相府掾属。

    之后在曹丕被立为魏国王太子的时候,鲍勋任太子中庶子,后面又被转任黄门侍郎,之后不久就转任为魏郡的西部都尉。

    按理来说,鲍勋应该是一个曹丕最忠实的麾下,甚至可以说是曹丕的心腹也不为过,毕竟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这种职位都是非亲信决不能上任的。

    但是鲍勋干了,作为曹丕的亲信他却是和曹丕最后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至于他为什么被曹丕记恨和杀死,史书给了一个直言敢谏,刚正不阿的理由,还说了很多事情!

    源头还是因为郭皇后,。当时曹丕郭夫人弟弟任曲周县吏,被揭发盗窃官布,按法应该行弃市,也就是死刑,所以曹丕想要去求情。

    曹操当时在谯县未归,留守邺城的曹丕于是多次写亲笔信给鲍勋,希望他私底下能高抬贵手。但鲍勋不敢纵容罪犯,还是将所有罪证,甚至是曹丕的书信上呈朝廷。

    当初鲍勋在任太子中庶子时就已经因守正不挠而令曹丕不满,此事更加深了曹丕对他的怨恨,于是趁著魏郡在边境士兵轮休上有延误的现象,密令中尉参奏罢免了鲍勋。过了很久后,鲍勋方才被任命为侍御史。

    对于这一段是被记录在了《三国志》之中的。

    《三国志》: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徙黄门侍郎,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祖时在谯,太子留邺,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但是这件事就算是真的那也有两件事不太好解释,其中之一就是鲍勋到底是真的直言敢谏,还是因为他当时心有所属,不想效力于曹丕,毕竟到处曹丕和曹植的战争并没有完全的结束。

    第二就是,鲍勋被罢免官职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同三国志记载的那样?

    鲍勋作为一个魏郡的西部都尉,再加上曾经是太子的中庶子以及黄门侍郎,说句现在点的话,这几个官职可都是京官,也就是说他其实是曹操的人,可以直达天听的,否则也不会让曹丕这般的为难。

    建安二十二年,鲍勋成为了太子的中庶子,然后就算他中间得罪了曹丕,请求调走去了任职黄门侍郎,最后被调任为魏郡西部都尉。

    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他最快最快,他也要在两年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的。

    可是后面还有几件事,作为西部都尉的时候,鲍勋再次得罪了曹丕,让人弄掉了郭女王的弟弟,然后被曹丕记上了黑名单,终于找到机会用士卒戍边不及时而被罢免,“很久”之后才拜侍御史,也就是言官!

    三国志没有说他是什么时候拜的侍御史,但是延康元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之后的第三年,鲍勋在曹丕继任魏王,鲍勋以驸马都尉并且兼任侍中!

    三年的时间,鲍勋作为了曹丕的太子中庶子,作为了曹魏之国的黄门侍郎,当上了地方的魏郡西部都尉,也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公安厅厅长,不是小官职。

    得罪了人之后被一把撸到了底,然后很久之后当上了侍御史,最后变成了驸马都尉兼任侍中,成为了曹丕的近臣。

    最后的这个官职可以理解,驸马都尉就是一个虚职,让他当侍中其实就是和当初高祖给雍齿封侯一个道理,让百官能够安心罢了。

    但是三年的时间换了四个官职,这也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更别说还有很久的罢官时期,这都不符合常理,毕竟就算是故意找茬罢官,那鲍勋犯得事儿那也是真的。

    再说他真正开始赏光的时候,就是早曹丕登基之后。

    曹魏建立后,鲍勋多次上表要求曹丕重视军事和农事,宽惠百姓;建筑宫殿庭园应该押后。

    这一点看上去的时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好官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作者翻遍了史书,曹丕和郭女王夫妇两个人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克己,当初住的都是洛阳在董卓时期残留的宫殿,一直是相当的破旧,这也是为什么曹叡登基之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非要大型的整修宫殿,最后还被安上了一个奢靡的罪名。

    说实话,作为皇帝的家,曹丕时代的皇宫,的确是有些寒酸了,所以说鲍勋说的那些话只有可能是一种情况说出来的,那就是在曹丕登基之后要整修那几座重要的大殿的时候说的,这修的不是宫殿,是曹氏的脸面,鲍勋是在没事儿找事儿!

    之后的鲍勋更是越来越优秀了,直接借着游猎的事情,将侍中刘晔给骂了一个狗血临头,最后还让刘晔有些敢怒不敢言。

    《三国志》: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曰:“臣闻五帝三王,靡不明本立教,以孝治天下。陛下仁圣恻隐,有同古烈。臣冀当继踪前代,令万世可则也。如何在谅暗之中,修驰骋之事乎!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抗辞曰:“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昔鲁隐观渔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台,晔之谓也。请有司议罪以清皇庙。”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这一段太长了,就不白话文解释了,大概就是曹操在游猎的时候,问了一句是游猎和音乐哪个更好一些,其实说白了问现在是休文德,还是重武备罢了。

    刘晔说的是游猎比音乐好,就是文武之间武备略重,这毕竟是乱世,武备重那是正常的。

    然后鲍勋就把曹丕给喷了,最后给刘晔安排了一个罪名,“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台,晔之谓也。请有司议罪以清皇庙。”

    就这个罪名, 还要直接给曹丕的祖宗打小报告,刘晔要是认了,这个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臣,得被凌迟处死了不可。

    所以曹丕将他扔了出去,去军营之中当右中郎将,然后也直接轰出了京城,眼不见为净。

    就这么一个喷子,最后却是当上了宫正,也就是后世的御史中丞或者说言官领袖,这并不是因为曹丕爱才,觉得他就是一个当言官的料,而是被臣子逼迫的。

    《三国志》: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严惮,罔不肃然。

    在最为动荡的黄初四年,在曹仁,贾诩,曹彰,张辽以及曹丕的两个甚至三个儿子等人都死去的那一年,尚书令陈群和尚书仆射司马懿了两个世家的代表,逼着曹丕将他最讨厌的鲍勋任命为宫正,天天叨叨着自己,帝不得已而用之,这就是逼宫了。

    百寮严惮,罔不肃然,这到底是忌惮的谁,忌惮的宫正鲍勋还是皇帝,亦或者是那些能够然曹丕服软人?

    最后鲍勋的结局也不怎么样,他再次被曹丕抓到了把柄,然后.....被斩杀了。

    所以说,不管鲍勋的能力如何,至少这个这个家伙在这段时期很重要,同时也要说,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世家大族的急先锋,或者说是忠实的冲锋犬。

    曹丕身边的言官有很多,得罪他的也有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和鲍勋一样的下场,从黄初元年到黄初七年,最早的程昱,刘晔,贾诩,后面的苏则等等,骂他的,怼他的不知凡几。

    最多曹丕也就是不听劝罢了,便是苏则将朝中大臣得罪了小半之多,最后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在黄初四年被贬斥出京罢了,不过苏则在路上死了这件事,作者感觉十分的有意思,还是想要好好在之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嘘,国王在冬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良辰美景好时光 我五行缺你 金牌调解员[快穿] 日夜妄想 入戏(娱乐圈) 你老婆掉了